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尊人道 拓民权——旅日华侨华人的辛亥诉求

日本通·2011-10-18 14:02:12·社会
7.6万阅读
摘要:“尊崇人道、拓展民权”这两块匾额可以说代表了神户华侨华人对辛亥革命理解的最高峰。

 “‘尊崇人道、拓展民权’这两块匾额可以说代表了神户华侨华人对辛亥革命理解的最高峰。”在辛亥革命爆发百年纪念到来之际,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理事蒋海波站在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指着一张中山先生与华侨华人的合影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1913年3月13日,孙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访问神户,受到当地日本官绅和千余名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这也是中先生1895年至1924年间对神户的18次造访中,唯一的一次正式访问。欢欣鼓舞的神户华侨在中华会馆的欢迎现场高高悬挂起“尊崇人道”、“拓展民权”两幅巨匾,既表达了对革命领袖的敬仰,也诠释了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从1990年负笈东瀛就开始研究神户华侨史的蒋海波认为,这一理解超越了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辛亥革命是“反满革命”的局限,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这也许与旅日华侨华人“历数十年如一日”追随孙中山、支援辛亥革命的特殊经历密不可分。辛亥革命前,旅日爱国华侨、留学生即在日本通过报刊杂志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培育和壮大革命力量,主导建立同盟会,协助孙中山实现了革命组织的统一。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舍家弃业,为革命奋袂杀贼。著名的黄花岗起义72烈士中的8名归国留学生就全部是留日学生。

于1911年11月26日在神户成立的中华民国侨商统一联合会更是在“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之前就率先举起了民国的大旗。此后,这一组织就成为华侨为革命募集资金的一个重要窗口。在1911年南北议和尚未成定局之时,横滨、神户和长崎的华侨组建了由80余名华侨青年子弟组成的“敢死队”,誓要支援南方革命政府将北伐进行到底。在孙中山反袁失败后,中华革命党不久便在东京宣告成立。著名华侨领袖王敬祥等人还积极策划在福建的反袁武装起义,四处为革命募集资金。

“辛亥革命前,虽然经济实力雄厚,甚至涌现出跻身日本全国富豪榜前五十名的吴锦堂这样的豪商,但华侨华人在日本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下,备受歧视。”孙文纪念馆主任研究员徐小洁博士认为,正是这样的现实促使旅日华侨在听闻中山先生为“振兴中华”的振臂高呼后便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兵库县立大学经济学部陈来幸教授表示,辛亥革命前后,在日华侨多为商人,为生计频繁往来于中日之间。他们既了解外面的世界又熟悉中国的弊端,痛感清朝政府的所作所为逆时代潮流,国家要富强就必须革命。

蒋海波则特别说道,辛亥革命的成功让在日华侨终于剪掉了象征着屈辱的长辫。这是当时最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标志性事件。1912年2月,清帝正式宣布退位。神户华侨不顾日本警察的阻挠,两次组织“提灯庆祝游行”。当地日本报纸报道称,“(游行时)尽管下了大雨,中国人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但他们仍然意气轩昂”。由此就可看出旅日华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星转斗移,百年岁月转瞬即逝。当年群情澎湃、热血沸腾的画面如今都凝固为一张张泛黄的相片静静地陈列于橱窗里。岁月没有改变的是旅日华侨华人对中先生“同心同德、努力为国”教诲的记忆以及对其深深的推崇与怀念。先生当年出席欢迎宴会的移情阁如今已成为全日本唯一专门纪念他的公共设施——孙文纪念馆。他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至今仍是来自海峡两岸的华侨华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关他的故事更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子弟中流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