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针对巴黎圣母院灾后重建之日本世界遗产保护方法

日本通·2019-05-14 17:29:00·
10万+阅读
摘要:4月15日(日本时间是16日),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现法国总统宣布要在5年内完成修复工程。由于大教堂的重建问题,姬路城等日本的世界遗产建筑物的真实性保护方法又重回世人视野。

针对巴黎圣母院灾后重建之日本世界遗产保护方法

姬路城的“平成大修理”(摄于2014年5月)

4月15日(日本16日),法国巴黎的观光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遭受大火灾后,至今已有1个月的时间。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在5年内修复完大教堂,并宣布将公开募集修复烧毁的尖塔的设计。巴黎圣母院重建后,为了继续作为世界遗产,保持建造时的状态“authenticity(真实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姬路城等日本的世界遗产建筑物通过施工方法、材料、灰浆厚度的再现,反复进行修理、修复,维持着“原形”。围绕着大教堂的修复问题,这一真实性的保护方法,又重新受到世人注目。

巴黎圣母院,于1163年开工,于1345年建成。作为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性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塞纳河一带,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机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火灾发生在4月15日下午(日本时间是16日上午)。该教堂高约90米的位置的尖塔被烧塌了。随后,马克龙总统决定通过国际设计比赛的方式来对它进行修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等各国也表示支持,并且还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捐款。

一方面,世界遗产是否忠于原型,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前提,申遗成功的特征被损毁便会被取消资格。申遗成功后,又新设了桥梁的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溪谷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神户艺术工科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西村幸夫(67岁),曾担任过审查世界遗产登记的国际纪念遗迹会议副会长。他指出,真实性的把握,左右着大教堂再建的未来。

1993年,姬路城与奈良县的法隆寺一起成为日本国内首个世界遗产。关于它的门瓦、石垣等建筑,至今还维持着大约400年前建成的样子,为了维持它真实性,人们不断地进行修理、修复。

1964年,伴随大天守解体的“昭和大修理”,还有到2015年为止,历时5年半的“平成大修理”也忠实地再现了施工方法和材料。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也以同样的想法进行着。

西村幸夫表示:“与石头建筑较多的欧美不同,日本的古建筑物大部分都是老化速度较快的木制建筑。由于修理、修复的技术力高,因此享有维持世界遗产真实性的结构盛誉”。

只是,西村幸夫解释道,“日本流”作为一种文化,如此根深蒂固,这在其他国家是无法做到的。对于大教堂的问题,他表示“这是决定巴黎街道价值的建筑物。真正性是以是否会损害其价值为关键”。并且,他还推测道,“即使外观和设计多少有些变化,但如果能够维持历史性城市景观的话,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姬路城是根据调查灰浆的厚度进行修理的。所以,西村幸夫认为“要确定变化范围有多大,必须精确地调查受害部分的全貌、构造、价值所在。因此,那样需要花费点时间。5年之内修复完恐怕有点困难”。

本新闻由 日本通 编译并发表,转载此文章请附上出处(日本通)及本页链接。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