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日本通·2019-06-13 14:17:47·经济
10万+阅读
摘要:日本战胜了美国,却败给了自己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作者:正解局,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美国总统成为日本新天皇登基后第一个到访的外国元首。

到达日本当晚,他并没有和安倍共进晚餐,而是出席日美两国商界领袖会议。在演讲中,在夸赞美日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牢固,从未像现在这样有力,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后,话锋一转:

在(美日贸易中),日本占据优势已经有很多、很多年,这也没什么,这可能是你们喜欢我们的原因……但未来的贸易将会比较公平一点。

贸易问题,仍然是美日之间重要的摩擦源。其实,在人类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绝对是少见的:

规模大,是发生在全球经济第一、第二国家间的面对面碰撞;

时间长,前后持续40多年,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平静。

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被打压40年里,日本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经济体。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1. 美国40年打压

出口导向是东亚经济体成功的显著特征,比如,韩国、新加坡,包括中国台湾。

日本作为亚洲率先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国家更不例外。二战后,日本走上了经济复兴的道路。

在美国扶植下,日本企业向美国借款买机器设备、棉花,然后再向美国出口棉纺织品,用外汇偿还债务。日本出口增长迅猛,美国棉纺品进口份额,日本在1951年还只有17.4%,5年后增长到60%以上。1955年,在纽约,出现了售价只有1美元的日本产廉价衬衫。

美国纺织业界发起了反倾销等限制进口的运动,这就是“1块钱女衬衫事件”。这也成为美日几十年贸易摩擦的开端。

我简单梳理了下,美日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持续时间之长恐怕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在纺织品争端后,到1960年代,日本钢铁业、家电也成为美国打压的重点。1963年,日本的钢铁出口超过联邦德国、苏联,跃居世界首位,日本输美国的钢铁一度占美国进口总量的一半。日本电视、冰箱和洗衣机普及后,巨大的产能同样输出到美国。

最有意思的1976年,是美国大选年,当年日本对美国出口彩电280多万,同比增长130%以上;钢铁出口量也达到近800万吨,比两年前增长了70%以上。

日本汽车、半导体等电子产品也几乎经历同样的过程。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凭借小型、节能等优势大举进入美国。到1980年初,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2%。

要知道,汽车一直是美国的传统战略性产业。而当时,美国汽车产业严重不景气,临时解雇人员超过20万人。

在美国人看来,日本汽车出口就等于“失业出口”。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还一度发起打砸日本车的运动,要求“如果你想要在美国卖,就必须在美国造”。

日本“疾风暴雨式”的出口,1985年一年美国在美日贸易中逆差已经超过460亿美元,美国人难以接受。

美国政府步步紧逼,现在臭名昭著的“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开始就主要是针对日本推出来的。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2. 打压下的日本产业升级

二战后,很长时间内,日本还主要依靠棉纺、煤钢等低端产业。

去年,中国主管工业和信息化的高层评价,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

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

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

其实,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已经持续下降。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上,日本第二产业自1955年的39.3%一直提升,到1970年已经接近49%,随后保持平稳发展,1990年代开始逐步下降,到1990年代末已回落到40%以下;尤其是,像采矿业等传统产业下降非常明显。同时,服务业增加值一直在显著上升。

从出口来看,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值也保持着快速增长。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而从经济拉动来看,对外贸易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显著下降。

1980年代以来,消费成为日本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过去三四十年里,日本GDP年均增速在2%左右,其中一半来自私人消费贡献率,净出口只贡献了0.2%。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如今,日本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

现在,在高端制造业,日本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日本有“机器人王国”之称,像焊接、喷涂机器人领域,日本安川电机、发那科、川崎重工等共占有60%以上份额。

汽车产业起步虽然日本比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要晚很多,但现在全球最大汽车联盟是日产—雷诺—三菱联盟,联盟三家车企,两家是日本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日本也有着显著的领先优势。

还有我们熟悉的稀土,真正能做到点石成金的国家,日本是其中屈指可数的国家之一。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排名


3.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日本国土面积小(大致相当于云南),人口多(全球十来名左右),自然资源贫乏。最要命的是,在整个冷战时期,日本都得庇护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面。

考虑到这样特殊的内外部环境,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么,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是日本且退且战,以拖待变。

其中,最主要的一招叫作“自主出口限制”,也就是日本方面主动在非重要产业、领域适当让步。比如,1971年,日美间正式签订“日美纺织品协定”,日本1971年后的3年里,对美国的毛纺织品和合成纤维制品的年平均出口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和5.2%以内。

类似的还有日美钢铁产品协议、日美彩电协议、日美汽车及零部件协议。日方对美相关产品出口增速得到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对日本来说,是无奈的选择,因为日本现在在美日关系中,仍然处于弱势,更不要说是冷战的大背景下。

但同时,也缓和了相关领域和美国的冲突,为国内产业发展赢得喘息机会,避免了对就业市场的剧烈冲击。

有意思的是,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后,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平均出口单价上升,出口汽车向高附加价值发展。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二是主动承压,全力推动产业升级。

日本对传统企业,在主动进行自主限制的同时,还在积极寻求转型。

还是拿纺织来说。

日本碳纤维起步比欧美要晚,发生棉纺织品贸易摩擦后,日本纺织企业开始进入碳素纤维领域。其中,东丽公司成功在世界碳素纤维市场中的份额位居第一,到2015年碳纤维营收占比只有8.85%,但却贡献了高达23.38%的营业利润。东丽已成为波音公司最稳定、最主要的供货商。

更重要的是,顺势而为,鼓励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在家电、钢铁、汽车等领域贸易激烈摩擦的同时,1978年,日本推出了《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聚焦电子计算机、高精度装备、知识产业发展,投入大笔政府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资助,并给予税收和金融方面优惠。

在这漫长的40年打压中,创新逐渐成为日本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三是回避锋芒,开辟海外战场。

作为岛国,贸易是日本立国的重要基石。如何让贸易不丢,日本用了两个手段。

其一,大规模向外直接投资。

1986年,著名的《前川报告》提出摆脱贸易问题造成的国际“孤立危机”,日本要加快扩大海外投资,把全面国际化作为日本的立国之策。

其实,早在1970年代日本就开始了海外产业布局。日本在韩国等亚洲国家建立纺织品、电器工厂,把亚洲变成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加工地”,同时,还带动了日本零部件、成套设备的出口。

1986年开始,日本对外投资达到高潮,还开始大规模向美国直接投资,1988年超过45%资本流向美国。

像汽车产业,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等日本汽车公司相继在美国投资生产。随着这些工厂在美国陆续投产,1987年后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逐渐减少。但实际上,日本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另外,日本也更加重视美国之外的市场,发展对欧盟、中国等市场贸易,通过出口多元化,分散对美国单一市场的高度依赖。

四是内部挖潜,收入倍增造就日本黄金时代。

高度依赖出口,如果又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对外贸易很难避免冲突。

所以,必须把经济发展从“依靠别人”(外部市场),变为“依靠自己”(国内市场)。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到1967年,日本就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到1973年,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

从此,日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一亿总中流”。普通人变富愿意消费,企业愿意扩大投资,这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

到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4. 日本打败日本

日本有勇有谋,在重压之下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但百密一疏,日本自己的一记昏招把日本带入黯淡无光的田地。

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本大幅升值。二战后,日本大幅出口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便宜的日元,长期日元兑美元是306:1,到1988年初已经到了122:1。

因为预料到日元升值将抑制出口和整体经济增长,日本开始拼命刺激经济,持续降息,1986年1月、3月、4月、11月先后降息4次。

随之而来的是股价上天。1985—1986年,日经指数幅度超过70%,从1987到1990年的最高点,幅度又接近100%。

楼市涨幅更是恐怖。1985—1990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日本地价市值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价总额的4倍,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当时,东京银座一块空地,拍出每平米1.1亿日元高价,这个价格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折合97万美元一平米。

日本政府一度放任这种泡沫、通胀,来维持经济高增长。

但一切都在1990年,戛然而止。

楼市、股市崩盘……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现在不少人特别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习惯把日本1990年代后经济停滞归咎于《广场协议》,但这完全是一种甩锅行为。要知道,当年德国一样签署了这个协议。

而日本叠加人口老龄化,从此,完全陷入了平庸发展时期。

现在,日本虽然在高端产业领域仍有不少优势,但和美国差距越来越大,又被中国快速反超。

1%的经济增长,都能让日本上下欣喜若狂。

被美国打压40年,日本为什么还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

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中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正解局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赵云
深度好文~~~
2019-06-15 21:05:03
0
回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