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教授
近日,中国网民热烈关注诺贝尔奖,他们在网上阐述了自己想法。其中最热的话题便是“中国人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
中国人谈诺贝尔奖往往撇除了和平奖,而是更多的关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领域的奖项。
此前,已有多位美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中国人认为他们是美国人,所以没有多大兴趣讨论。令中国人伤自尊的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位中国人获得这些领域的诺贝尔奖。很多中国网民在网上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与愤怒等各种感情。
在诺贝尔医学奖公布前,曾传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可能获得该奖项,中国网民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期望。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她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而且,中国网上也出现文章表示:“科学领域中国首位获奖者将是女性。”
此外,近年来中国的当红小说家莫言与余华成为文学奖获得者的热门人选,寄予了中国人民的诸多期盼。但是中国今年还是没有获得任何奖项。
到底是为什么呢?中国网上进行了分析。首先,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孩子丧失了创造力;且由于拜金主义的蔓延,中国学者没有一个安心进行研究的环境。也有意见表示,中国的企业只会复制外国的技术,而不投入资金进行开发研究。
除了这些审视自身问题的观点之外,网上也有近半的观点批评诺贝尔委员会。他们觉着委员会评选存在歧视行为,并认为评奖不公平。
文章译自产经新闻,不代表日本通观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