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孙中山北上时假道日本的真实原因

日本通·2011-10-01 14:53:43·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1924年孙中山原计划经上海到天津进京,后突然由上海去了日本,历经20余天才再由日本抵达天津。对于这一变故,历史上说法不一,是什么原因让孙中山一行舍近求远,假道日本,并在日本停留近20天才抵达天津?其中另有原因。

1924年9月,平叛陈炯明战役初定,孙中山决定重新组织北伐,成立建国军,将北伐军分为左右两路,计划左路军由广东进湖南,武汉。右路军由广东进江西,福建。

1924年9月20日,在韶关举行了北伐誓师典礼,孙中山在誓师大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任命建国第三军军长卢师谛为北伐右翼总指挥。9月底,右翼北伐军率先攻克江西赣州,北伐战役全面展开。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一举推翻了以曹锟为首的北洋政府。

冯玉祥是直军重要将领,在第一次直军重要战斗中,曾立下汗马功劳。战后受吴佩孚排挤,冯玉祥对曹、吴不满,同时受孙中山代表徐谦影响,密约反戈倒直。9月15日,奉军趁江浙战争相持之机,集结主力,分别向热河和山海关方面出动。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冯玉祥乘吴佩孚在长城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时,率部从古北口、密云前线秘密回师北京, 在北京警备副司令孙岳配合下,于23日晨占领北京城,囚禁了曹锟,发动北京政变。23日, 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名通电主和,同时要求曹锟下令停战,免去吴佩孚所兼各职。吴佩孚主力在前线瓦解,逃往长江一带。

10月25日,冯玉祥秘密回师北京,包围总统府,囚禁曹锟,驱逐溥仪出宫,举行反直武装政变,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倒台。冯玉祥在北京召开政治军事会议,决定请皖系军阀段琪瑞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策”执政,电请孙中山入京共商国事。孙中山在韶关召开会议,决定接受邀请,并于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宣布对内要打倒军阀,对外要推倒军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表示接受中共在《第二次对时局主张》中提出的召集国民会议的主张。

孙中山原计划经上海到天津进京,后突然由上海去了日本,历经20余天才再由日本抵达天津。对于这一变故,历史上说法不一,其中史学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当时上海到天津不通航,只好绕道日本。当时上海至天津,每天都有定期客船来往,不通航说法显然不能成立。是什么原因让孙中山一行舍近求远,假道日本,并在日本停留近20天才抵达天津?其中另有原因。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一行乘“阳春丸”号轮船,从香港经上海北上。17日到达上海后得知北京时局有变,冯玉祥已经被排挤出北京,部队驻守张家口。皖系段祺瑞把持了北京政府,并与奉系张作霖相互勾结。此时的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此次北上已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陷入两难境地。

冯玉祥北京政变成功,本来使孙中山看到了北方革命的力量和尽早实现中国统一的希望,眼前的现实使得孙中山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孙中山根据北京的时局,决定在进京前做好两手准备。争取湖北督军兼省长萧耀南,探讨筹备建立武汉国民政府的可能。

萧耀南虽然是北洋政府任命的湖北省督军兼省长,但与北洋政府的矛盾极深,特别是段祺瑞上台后,委派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到萧耀南的政府和军队任职,引起萧耀南的极大不满和警觉。另外,自萧耀南任督军后,对在武汉的曾经参加过辛亥起义的赋闲军人,多有体恤,对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多有资助,本人与冯玉祥的私人交往甚深。这些都成为争取萧耀南,建立武汉国民政府的有利条件。

与萧耀南同样举足轻重的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河南督军胡景翼。一旦武汉国民政府成立,必将遭到北洋军阀的镇压和反扑,如此一来,河南就是武汉国民政府的门户。得中原则武汉能保。胡景翼是老同盟会会员,为人侠义,多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又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受孙、冯影响很深。孙中山在广东遇陈炯明叛乱,胡景翼及时出兵相助。孙中山认为能得此二人相助,武汉国民政府可定。

孙中山在上海密派国民第三军军长,此行专门负责军事事务的卢师谛,外交次长郭泰祺,政府秘书刘成禺三人密赴武汉、开封,进行建立武汉国民政府的秘密谈判。

孙中山知道三人此行的意义重大和任务的艰巨,就连同行北上的其他人员都不知道三人的去向,只知道三人负有特殊使命。孙中山需要等待,等待来自武汉、开封的结果。在当时的环境下,过多地呆在上海,既安全,也不利于保密,孙中山选择了去日本等待。对外宣称是没有去天津的船票和出于安全考虑。由于此项任务极其保密,外人也没有怀疑。造成了孙中山北上时假道日本的原因多年来众说纷纭。

郭泰祺、刘成禺先行到武汉。卢师谛先赴开封,与胡景翼密商建立武汉新政府条款和鄂豫军械互助条约。

此时的开封,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共产党领袖李大钊,北洋政府的特派专员,各路军阀的说客,都云集在胡景翼的府上。胡景翼赞成孙中山的计划,并与卢师谛讨论,草拟了成立武汉新政府的具体条款。

1924年11月中旬,卢师谛由开封密赴武汉,同先期到达的郭泰祺、刘成禺会合,与萧耀南具体磋商建立武汉新政府的条款及鄂豫军械互助条约。主要内容为:拟设建国政府于武汉,公推孙中山为大总统,行大元帅职权。拟任萧耀南为建国政府陆军总司令,胡景翼为前敌总司令。政府组织条例,待大总统莅临武汉议决。鄂豫军械互助条约约定湖北,河南在武汉新政府没有成立前,两省军事上实行互助,由萧耀南先行支援胡景翼武器弹药一批。

武汉事毕,卢师谛、郭泰祺、刘成禺和萧耀南的代表张大昕一行四人同赴开封,建国密约,鄂豫军械互助条约交由胡景翼签字。

此时的右翼北伐军节节胜利,已经江西,到达福建,并轻取龙岩、福州。在日本焦急等待的孙中山,得知建国密约达成的消息,十分兴奋,即日动身前往天津。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一行到达天津。卢师谛等已先期到达等待。当日下午,孙中山不顾旅途疲劳和病重,认真审看“建立武汉政府大纲”。孙中山阅毕说:“各条皆对”。然后签名盖印。孙科、张大昕、刘成禺、卢师谛、郭泰祺依次签名。

签字毕,孙中山训告卢师谛、刘成禺、郭泰祺说:“此次随我由粤北来者,只做事,不准做官,如违此训,不认为国民党徒”。复告萧耀南的代表张大昕,请萧耀南多给胡景翼枪炮子弹,河南能保,则南方大局可定。

根据鄂豫军械互助条约和孙中山的指示,萧耀南及时将大批武器弹药交到了胡景翼的手上,极大地巩固了即将成立的武汉新政府的门户。孙中山在病中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声说:“萧耀南好,萧耀南好!”

1925年2月14日,萧耀南在武汉神秘死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1925年4月10日,胡景翼在开封离奇病逝。

建立武汉新政府的计划夭折。

这就是困惑史学界几十年的孙中山北上从上海假道日本的真实原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日本通 资深作者
86533篇文章

作者简介

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