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日本看到XX曜日,或者在某个日期后面会有一个括号,比如X月X日(金)等等,其实,这代表的就是星期。我们说星期的时候,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而日本人说星期的时候,是按照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和日曜日的顺序来表示周一到周日的。为什么和我们区别这么大呢?要是我说我国古代也是这么叫的,大家会不会吃惊呢?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星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巴比伦人最先使用7日为一周的时间单位,后来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唐朝时期,在西域和中国的交流中传入了中土,其后再传入日本。在西方,一个星期的每一天都是对应一位神,列表如下:
周日对应太阳神,英文:Sunday
周一对应月之神,英文采用了从古日耳曼语变化而来的Moon:Monday
周二对应火星之神,英文采用了战神提尔的名字:Tuesday
周三对应水星之神,英文采用了主神奥丁的名字:Wednesday
周四对应木星之神,英文采用了雷神索尔的名字:Thursday
周五对应金星之神,英文采用了女神弗丽佳的名字:Friday
周六对应土星之神,英文的土星是Saturn,所以是:Saturday
看,里面是不是已经有日月火水木金土了?别着急,咱们继续往下说。回到中国,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七曜”的说法,七曜就是指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东晋范甯的《春秋穀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不过在唐代之前,七曜并不用来表示一周七日,而从唐代开始,七曜开始与西方以七星命名的一周相对应。
唐代佛经《宿曜历经·七曜直日历品第八》:夫七曜者,所谓日月五星,下直人间。一日一易,七日周而复始。日曜太阳......月曜太阴......火曜荧惑......水曜辰星......木曜岁星......金曜太白......土曜镇星......右件七曜,上运行于天,下直于人间。其精灵神验、内外典籍,具备自南西北三方诸国。
七曜日制度被认为是唐代由摩尼教带入中国的。公元759年,北天竺沙门不空翻译的《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简称《宿曜经》),其中就有七曜日的名称。764年,不空的弟子杨景风在为这部经书作注时,对于七曜日的说明如下:
“夫七曜者,所为日月五星下直人间,一日一易,七日周而复始,其所用各于事有宜者,不宜者,请细详用之。忽不记得,但当问胡及波斯并五天竺人总知。尼乾子 、末摩尼以蜜日持斋,亦事此日为大日,此等事持不忘,故今列诸国人呼七曜如后。”
在唐代,七曜还和二十八星宿结合,再和对应的动物相配,就有了值日星君。《宿曜经下》: 太阳直日(日曜),月与尾合。太阴直日(月曜),月与心合。火曜直日,月与壁合。水曜直日,月与昴合。木曜直日,月与井合。金曜直日,月与张合。土曜直日,月与亢合。
到了宋代,一周七日的概念就已经形成了。《应天历》:“推定朔、弦、望日辰七直”,其中“七直”就是日月五星七曜值日的意思。
传说在唐代,弘法大师空海把我国的《宿曜经》制传入日本,并且把其中的曜日、星宿学说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宿曜道”,其实就是一种占星术。日本的占星术也是中西结合的“大杂烩”。里面包括通过佛经传入的印度占星术,还包括道教的星神信仰,阴阳五行等。日本现在还在使用的“六曜”占卜,就是宿曜道的延伸,只不过由七曜改为了六曜。
跑题了,回到曜日来。日本关于曜日的最古老的记录,是藤原道长在日记中使用曜日来记事。而官方关于“曜日”的颁布是在1876年3月,太政官下达的第27号令:“同年4月1日上、日曜休暇、土曜半日休暇”。1876年4月1日开始至今,日本一直沿用曜日来表示星期几。
搞不清楚日本的曜日是怎么回事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七日野鬼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