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陈皮糖·2019-05-04 10:20:00·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平成时代已落幕,“平成年轻人”有哪些变化呢?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在采访中表示,“年轻一代从‘不满现状·向往未来’转变为了‘满足现状·担忧未来’。”此外,年轻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是否认为努力能得到回报的“希望差距”。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日本的养老金保险制度是以日本全民为对象的全国统一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其体系由国民养老金、厚生养老金和非公共养老金组成。其中,日本法律规定所有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国民不分职业都有义务参加国民养老金,在日本受雇于企业等的正式员工还有义务参加厚生养老金。设置非公共养老金则是为了进一步增加人们年老后的收入,让人们可以安心养老,并无法律义务。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是日本知名社会学者,专长领域为家庭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学与阶层社会学。在采访中,山田教授这样说道,“最近最令我吃惊的是,听说学生中已经有人加入了个人养老金(属于非公共养老金)。”山田教授对年轻人的结婚意向、工作意识、幸福度等进行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其出版的《单身寄生族的时代》、《希望差距社会》、《婚活时代》等著作,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广大反响,其书名中的部分名词也曾入围日本本土的"新语·流行语大奖"前10名。如今平成时代已落幕,在山田教授看来,“平成年轻人”有哪些变化呢?

从“不满现状·向往未来”变为“满足现状·担忧未来”

据加入个人养老金的学生表示,听说“将来可能拿不到国民养老金”、“日本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可能会崩溃”,因为担心晚年的养老生活,所以加入了个人养老金。如果是以前的年轻一代,听到养老金制度濒临崩溃的话,也许会说“必须改变社会,建立新的养老金制度”,但现代年轻人却完全没有这种想法此。这是因为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已经没有了能够使社会变好、让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的前提。

1989年(平成元年),是日本泡沫经济登峰造极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29日,日经指数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38957点。大学毕业生的求人倍率(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超过了2倍,日本市场已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其中也出现了不受限于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非正式员工(又称打工族)”。据内阁府的调查,2012年,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对“今后的收入和资产”感到不安约为32.1%。而198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对该问题感到不安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仅为11.5%。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在平成年代初期,日本社会整体尚未出现如今的巨大差距,大部分人的意识都处于所谓的“中游”。那时的年轻人看到自己父母一代的生活,自然而然地认为学习成绩优秀、考上好大学就能就业,就业之后,工资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涨。当时的年轻人和上一代相比,工资更低,想要的东西却也更多,这就很容易“不满现状”的心理。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即使现在很艰苦,但将来应该会变好”的认识前提,年轻人几乎都对未来抱有乐观心态。正因为这种乐观心态,其消费积极性也很高。平成初期的年轻人认为通过购买名牌、去高级餐厅庆祝圣诞节、享受高级休闲娱乐等方式,便可证明“自己属于可奢侈的阶层”,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与此相对,现代年轻人虽然“满足现状”,但是对将来充满不安。也就是说,从平成初期至平成结束,年轻一代从“不满现状·向往未来”转变为了“满足现状·担忧未来”。这是因为日本社会中的前提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30年前的年轻一代与他们的子女,即现代年轻人,两代人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也截然不同。

年轻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山田教授在多部著作中写道,自1990年代末期开始,变化逐渐凸显。1997年11月,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倒闭,1998年实际经济增长率(GDP)下降至-1.5%。90年代前半期泡沫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影响涉及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从那时起,民众逐渐对未来感到不安,差距也因此逐渐扩大。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受此影响,山一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这样等绝不可能倒闭的公司也破产了。看到大企业相继破产,当时的年轻人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考上好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即使能就业公司经营状况也不一定安稳。年轻一代对未来的不稳定与风险,充满了不安。

另外,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打零工为生的打工族等非正式职工人数迅速增加。据2000年对年轻人进行的采访等意识调查,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以及找不到与学历相称的职业等众多年轻人,由于就业困难,决定在找到想做的工作之前,暂且先做打工族。这与泡沫经济期的非正式员工的工作动机完全不同。

但调查显示,大多数打工族一旦选择了非正式职工,就很难再转为正式员工。大部分人已放弃了自己的未来,或者并未认真具体地考虑将来。对于问题“10年后的你会怎么样?”,一位打工族的回答是“想成为摇滚明星。如果当不成的话,我就不想活了。”他的回答中没有具体的未来规划。

幸存企业和倒闭企业、正式职工和无职业游民等形成对比,“胜利组”和“失败组”也从此开始被广泛使用。年轻一代由此产生了差距,成功与失败的年轻人之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

“单身寄生族”的变化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单身寄生族,指那些到了该自立的年龄,却不思离开父母自力更生以及结婚另组家庭,依旧住在父母家享受父母的经济及生活援助,在经济生活、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对传统家庭存在依赖的单身青年群体。该词由山田教授提出,曾入选日本2006年的"新语·流行语大奖"前10名。

山田教授表示,单身寄生族是平成年代的一大特征。以人口普查等数据为基础进行推算,单身寄生族自80年代开始增加。在这个年代,日本民众对亲子关系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能够在经济上持续支持孩子生活的父母人数增加,民众的期望生活水平提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时单身寄生族人数增加。据90年代前半期调查显示,单身寄生族认为,“即使没有高收入,但因为和父母共同生活也能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对生活现状很满足。”

近半数的单身寄生族不交房租和水电费,且一昧的花费津贴,没有积蓄意识。不少女性表示,反正结婚后要让丈夫养家,不把津贴花掉的话会吃亏。在府中和松本进行采访调查时,有一位女性说道,只要对父亲说“爸爸、零花钱”,其父亲就会马上拿出钱包。不得不提的是,这位女性并不是十几岁的学生,而是已步入社会拥有工作的20多岁的公司职员。

另一方面,单身寄生族的父母因为和孩子关系好、并对经济富裕的生活感到自豪。在父母看来,住在家中的孩子终有一天会结婚,且因为可以靠自己年轻时所付出的辛劳养育孩子而感到十分满足。但对于将自己的收入花费在兴趣娱乐和交际方面的单身寄生族来说,结婚会降低其生活水平。因此,可以说单身寄生族的增加也是未婚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90年代前半期即平成初期,单身寄生族主要为20多岁的正式员工。但由于经济状况的恶化,1999年劳动者派遣法修订等原因,年轻人的工作状况迅即变为不稳定状态。到了2000年,新一代的单身寄生族使非正式职工的人数比例增加了。另外,此前过着富裕生活的单身寄生族中,有许多仍然没有结婚的人,也步入了30岁的年龄段了。其实,在单身寄生族中,也有男性这样说道,“没有交过一个女朋友,一直这样下去真的可以吗?”但最终还是因为收入低,而放弃了谈恋爱的想法。

据2003年的年轻一代意识调查,几乎没有人要求结婚对象必须有所谓的“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等条件。那么,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呢?因为拥有能够建立家庭、安心养育孩子的稳定收入的人本身就减少了,加上对将来收入的不安,越来越多的现代年轻人选择了不结婚。也有女性认为“总有一天会结婚的,没关系”,因而没有自己的储蓄存款、也没有为将来做准备。对于他们而言,社会经济萧条,加上年龄增长、赡养父母等问题,今后想要结婚可能会更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想必许多单身寄生族都无法下定决心结婚吧。

“希望女儿和喜欢的人结婚”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山田教授自2009年开始,在读卖新闻读者咨询角负责为读者分析问题并提供建议。据说近年来,关于年轻人的问题咨询正不断增加。

无论是工作还是结婚,夹杂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的烦恼都有很多。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有这样的问题,但颇有意思的是,现代年轻人更为现实。比如说,前几天,有因为女儿结婚问题前来咨询山田教授的父母。父母表示,其女儿并不想和真正喜欢的人结婚,而只想和工作稳定的人结婚。但父母反而希望女儿能够和真正心仪的人结婚。

一般来说,父母会要求孩子“要和有正经工作的人结婚”,而孩子“只想和喜欢的人结婚”,但如今两者的观点却完全互换了。山田教授在询问其学生的意见时,学生也表示,“光是喜欢就结婚的话,婚后的生活可能会很贫穷,我不会冒这样的风险。”现代年轻人的父母一代,正好是30年前结婚的一代人。当时可以说是恋爱结婚的盛期,也是孩子被父母要求“要和正经人结婚”的时代。然而30年后,父母与子女的观念却完全逆转了。

随着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现代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了冷静看待未来的风险。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其看到了身边“失败组”年轻人40岁、50岁的中老年生活。学生在兼职上班的地方,常会看到30多岁、40多岁的打工族,其亲戚中也有老年单身寄生族等。

现代年轻人深刻地认识到,大学毕业后在东京等大都市圈内找到正式工作的人,与学历仅为地方高中毕业靠打零工为生的人之间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此外,即使是顺利找到工作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失去工作,陷入经济困境。

最大的问题是“希望差距”

日本平成年代里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令人担忧

平成年代已落下帷幕,令和年代会如何呢?

平成年代初期,年轻人和中老年的思想意识都处于没有差距的“中游”状态。但在平成30年的变迁中,年轻人之间不仅产生了差距,且差距仍在扩大。因为年轻人的年龄也不断在增长,所以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很可能就这样持续生活20年,一直到自己步入40多岁、50多岁的中老年时期。

另一方面,寄生族与成立了家庭、拥有储蓄资产的人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他们的后代,即下一代年轻人,可能会因为父母经济能力的落后,自己也变得贫穷。这样一来,社会将会出现恶性循环。

因个人的努力和实力,而产生社会认可的差别并不是一种坏现象。但最大的问题是,目前日本社会中存在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差别,还有是否认为努力能得到回报的“希望差距”意识。对现实世界不抱希望的年轻人,停止了其认为无用的努力,选择闭门不出等生活方式,放弃了自己的将来。这种在年轻人之间产生的希望差距,会导致日本社会失去活力。

所以,社会必须让年轻人对未来抱有希望。为此,日本必须创造一个让年轻人充满希望的未来。火车即使意外脱轨一次,也仍能重回正道。即使各种各样的调查结果显示,预测了年轻人黯淡的的将来,但现代年轻人也没有必要按照预测方式生活工作。年轻一代应该知道的是,你们也可以改变未来。年轻人本来就有这种力量,其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其发挥这种力量的社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