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人民中国·2020-10-11 08:17:00·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1979年“冈崎·土光访华团”的一段往事。

作者:常嘉皋

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这是中日两国政府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日两国民间贸易、文化交流的成果,更是中日两国有识之士多年不懈努力、艰韧卓绝工作的成果,这一切永远载入了中日关系史册。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又一个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日到来之际,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之子常嘉皋先生向我刊寄稿,讲述了“敦煌守护神”与“中日友好掘井人”冈崎嘉平太先生的一段往事。常嘉皋先生表示:忆往事,对前辈们初心不变的执着坚定感慨万千,作为晚辈的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感恩之情和任重道远,愿中日友好薪火相传。请看文章。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图片来自网络)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两千多年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但自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大局出发,希望重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尽管步履维艰。中日关系从民间入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两国有志之士开展的民间外交以“渐进积累”的方式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

日本企业家冈崎嘉平太(1897~1989)就是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先贤前辈之一。冈崎先生于1961年任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社长。1962至1974年任中日备忘录贸易日方负责人。多次来华签署年度协定。他一生访华多达100次,先后受到周恩来总理18次接见,被周总理誉为“中日友好的掘井人 "。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冈崎嘉平太(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常任理事朱金诺先生是我通过友好交流活动结识的朋友。在前不久的一次交谈中,我们谈起了冈崎先生访问敦煌时与我父亲的一段尘封往事。当时在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担任冈崎先生一行全程陪同兼翻译的朱先生,回忆和讲述了1979年“冈崎·土光访华团”的故事。团长是冈崎嘉平太,顾问是当时日本经团联的会长土光敏夫,全团一共11人。

访问团行程计划在6月份就安排好了。但是到了7月下旬,突然接到中方通知,说由于敦煌上游党河水库发生了特大洪水,敦煌县城及敦煌宾馆都被水淹了,当时中国国家旅游局建议延期。朱先生回忆道:土光先生和冈崎先生协商后认为机会难得,坚持要按预定计划去中国访问,哪怕是住宿在敦煌周边也可以。结果中国国家旅游局同意访问团旅行计划不变,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应对。就这样“冈崎·土光访华团”1979年8月17日乘坐飞机到北京后,直接转机去兰州,在兰州参观了三天。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冈崎·土光访华团”成员在兰州白塔山公园白塔前留影

8月20日从兰州乘飞机到酒泉,在酒泉住了一宿,第二天从酒泉分乘五辆上海牌小骄车出发,根据兰州外办和酒泉外办的安排,访问团在安西县招待所过夜,第二天当天往返参观敦煌莫高窟。22日早晨访问团一行很早就从安西出发,到达莫高窟后受到我父亲常书鸿和母亲李承仙的热情接待。在贵宾室休息时,父亲介绍了他与莫高窟的渊源,之后亲自带领大家参观。因为当时莫高窟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那次主要参观的是几个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中午在莫高窟的招待所用餐,父亲拿出了法国朋友送给他的葡萄酒,冈崎先生和土光先生深受感动。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常书鸿在贵宾室接待冈崎嘉平太一行。(左起)常书鸿, 土光敏夫,冈崎嘉平太,朱金诺

访问团一般都会在参观地合影留念,但在“冈崎·土光访华团”成员合影照中却少了常书鸿、土光和朱金诺。朱先生向我“揭秘”:原来访问团参观结束后,我父亲见土光先生意犹未尽,就临时推荐并叫上朱先生陪同土光先生参观另一个洞窟,没有及时出来,所以下面这张照片上就缺少他们三人。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冈崎·土光访华团”在敦煌莫高窟牌楼前合影

冈崎嘉平太先生在1984年出版的《没有终点的日中旅行》一书中记述了他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可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书中同时记述了1979年8月的这次敦煌之行,在这里冈崎先生讲述了他见到了西域古道,从玄奘法师取经到自己经历中日邦交正常化历程的联想。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朱金诺先生珍藏的有冈崎嘉平太先生夫人冈崎時子签名的《没有终点的日中旅行》一书

书中这样记述:

我们和土光敏夫经团联会长(现名誉会长)包括75岁以上的五位共10人同仁于8月下旬访问了敦煌。(中略)120公里开车两个小时就到了敦煌市的前面,道路往左拐就到了莫高窟。穿过非常漂亮的莫高窟的牌楼,我们被引进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接待室。接待室客厅正面挂着一幅敦煌壁画的临摹作品。我一时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观看壁画。(中略)研究所的所长是著名的常书鸿先生。他向我们介绍:“我年轻的时候连敦煌的名字都不知道。为了学习绘画,我去巴黎留学。在那里我看到了《敦煌千佛洞》的画集,(1906年法国的佩里奥探险队到过敦煌)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好的地方,没有必要千里迢迢来到巴黎学习。我决定马上回国,以后几经波折专程来到这里"。听到他平淡的介绍,令人十分感动!我提出问题,玄奘法师当时是通过什么道路出国的?常所长告诉我们,“玄奘取经先走到敦煌。但当时(1300年前)禁止出国,没有办法又返回安西,向他的师傅请教。师傅送给他一匹马,告诉他乘马随着马走的方向前进。玄奘按照师傅所说乘马从北方的道路出的国。”

我一边听着常所长的话,一边回想昨天乘车所走过的戈壁沙漠地带,远处祁连山顶的皑皑白雪,还有沿途看到的戈壁绿洲村落。我似乎还看到骑在马背上不分昼夜西行的玄奘法师寂寞的身影。谈话结束时,我好像忽然觉得在自己的国家追随美国,坚决反共、反中国政策的环境下,为了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而努力奋斗的我们与玄奘法师的身影重叠在一起了。那么帮助我们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突破国境的骏马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1962年9月松村謙三先生与周恩来总理之间达成的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应该采取渐进积累的方式,去努力实现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两国关系正常化”。我们正是在这一共识之下,乘这匹骏马克服了重重困难,奋斗了十年,从而到达国境,完成了备忘录贸易的重要使命。现在我们虽然跨越了国境,但是离印度——日中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道路还很漫长。(摘自《没有终点的日中旅行》,日本原书房1984年11月30日出版,P73~77。)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等领导人接见“冈崎·土光访华团”全体成员

今天展望未来的中日关系,对于我们这些晚辈而言的确是“没有终点的日中旅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呵护,要让后辈们了解前段"旅行"的艰辛,珍惜当下,让中日友好薪火相传。

常书鸿与冈崎嘉平太的敦煌邂逅

笔者与朱金诺先生在交谈

在此,感谢朱金诺先生提供珍贵图片和第一手资料促成此文。

※ 图片提供:朱金诺,《没有终点的日中旅行》节选译文:朱金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人民中国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人民中国 特邀作者
110篇文章

作者简介

第一本在中国和日本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