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人民中国·2020-12-08 09:12:00·图书
10万+阅读
摘要:8年前的日本“3·11” 大地震中,宫城县石卷市大川小学84名师生的殒命,折射出日本社会坚硬的现实……

作者:刘柠

8年前发生的“3.11”巨震,是日本史上的最大地震,也是地震学史上烈度排第四的强震。这次地震改变了日本和世界的地图:地轴偏离了2.5英寸,日本列岛向美洲大陆方向移动了13英尺。随之而来的海啸,最高时达16英尺,绵延400英里的海岸地带化作人间地狱:“令人想起1945年8月的广岛和长崎,只不过水代替了火,淤泥代替了灰烬,鱼和淤泥的腥臭代替了烧焦的木头和滚滚浓烟。”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3·11”大地震后的宫城县鸟取市附近

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并发的“三位一体”复合型灾难,吞噬了2.2万条生命,导致近50万人流离失所,之后被日媒定位为与战败、“泡沫经济”崩溃并列的战后日本第三次危机。在这场危机中,位于宫城县石卷市釜谷山脚下的大川小学校84名师生的殒命,从表面看,是仅占1/260的“局部”问题,但这个局部却微妙地折射了包括司法制度在内的日本社会坚硬的现实,以及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它不仅是整个灾难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文化人类学“标本”。这个“标本”提醒人们:“在日本富有和秩序性的美丽外表下,仍然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这片土地。”(《纽约时报》书评语)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震灾过后的石卷市立大川小学校

2011年3月11日下午,巨震发生后,大川小学校的78名学童,在副校长石坂俊哉、教务主任远藤纯二、校秘书和护士等12个“大人”的带领下,集中在教学楼前的操场上“避难”。正如我们在绝大多数日本地震中所看到的那样,小学校的教学楼在里氏9级的巨震中完好无损(后被海啸冲毁),楼前的操场是地方政府指定的避难场所。学校离追波川的入海口约5公里,而教学楼背后,就是釜谷山,上山只需5分钟。从巨震发生,到海啸袭来,有50分钟的间隔。如果大人们做出了正确决策的话,应该有足够充分的逃生时间。但现场的最高责任者石坂副校长,根据不久前修订过的防灾应急手册中的规定,要求全体师生在操场上“待命”……悲剧发生,84名师生在海啸中丧生,也包括指挥者石坂自己。虽然地震与海啸是天灾,但84名师生遭巨浪吞噬的结果却是明摆着的人祸。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的作者、英国记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是《泰晤士报》亚洲主编、东京分社社长。作为旅日逾二十年的“日本人民的老朋友”,有西方和日本的双重视野。在对事件的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并非所有的受害者亲属,都有求真相、讨说法的诉求,这一点令他感到困惑。事实上,在50多个失去孩子的家庭中,真正站出来,以法律武器追究校方及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任的,只有19个家庭。且即使这19个家庭,也是百般纠结,最终赶在到达民事诉讼法律时效前的最后一刻,才向仙台地方法院提交了诉讼状。

在进入诉讼程序后的调查取证阶段,“旧世界的最后一小时”内所发生的种种,开始浮出水面,“人祸”属性昭然若揭。原告方在真相呈现的基础上,试图追究校长柏叶照幸及其上级行政机关的“过失”(kashitsu)责任,而不仅仅是“怠慢”(taiman)的问题。可被告方却百般辩白,拒不认账。一如在新闻媒体中常见的那样,校长和教育委员会的官员道歉时态度特别诚恳,鞠躬到位,但涉及关键问题时,则措辞谨严,仅承认工作中存在“粗心大意”(taiman)问题,而力拒在此之上的各种质疑。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诉讼战一直打到仙台高等法院。在国内外舆论的支持下,原告方终于胜诉——电视新闻中,三位遇难学童的父亲打着的标语上写着:“我们赢了”“孩子的声音被听到了!”但就诉讼结果而言,只能说是一种别有滋味的“胜利”:原告方所要求的23亿日元赔偿标的,被砍到14.3亿日元(每个受害家庭约获6000万日元赔偿);没有人对应急手册的漏洞承担责任;对教育委员会当局的逃避责任、破坏证据,及唯一从现场逃生的教务主任远藤纯二的作伪证等问题,“法院选择了保持沉默”。事件后,“石卷市政府或教育委员会中没有一名雇员因此被解雇、处罚或正式批评。毁坏了幸存孩子采访记录者,反而在第二年被提升为石卷市另一所小学的校长”。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仙台高裁前宣布判决结果的受害者家属

对此,深谙日本法律体系、并拥有西方坐标系统的作者写道:“日本的民事司法体系与民主一样,从表面上看无可非议。法官都是独立的,鲜有人听说贿赂和恐吓。但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偏向维持现状以及支持它的私人和公共机构。”正如受害者对真相寻求并没有那么“较真”一样,法庭则更倾向于“调整”,以平衡诉讼双方的利益诉求。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作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其实,早在半个世纪前,学者丸山真男便洞察到日本社会结构中的所谓“无责任体系”问题,指出在近代主体意义上,也就是作为有自由和独立判断的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起责任的意识的缺失。而这种主体意识恰恰是近代国民形成的精神基础。“无责任体系”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压抑的转移”,即将自上而来的压迫感,肆意向下发泄,依次形成转移,由此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现代日本的一系列问题,从策动战争,到“3·11”巨震中的核泄漏,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隐性的逻辑链条。

某种意义上说,“大川小学事件”也是类似的“无头案”,是一种被巨浪击碎后的现实呈现而已。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

[英] 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著

尹楠 译

文汇出版社

2019年10月第1版

《巨浪下的小学》一书,记录了8年前日本“3•11”大地震中,宫城县石卷市大川小学84名师生殒命的事故及后续故事,从中可以窥见日本社会鲜为人知的一面。

中日短长书丨被巨浪击碎的现实——《巨浪下的小学》

编辑:陈蕴青,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人民中国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人民中国 特邀作者
110篇文章

作者简介

第一本在中国和日本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