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一览扶桑·2021-11-09 09:00:00·文化
10万+阅读
摘要:春天只有花怒放,不及秋意风情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张石(资深媒体人,著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等),原题《日本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晚近两千年才开始“悲秋”?》,日本通经授权发布。首图来自Unsplash,其它图片均由库索拍摄。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春天只有花怒放,不及秋意风情长。

一九九三年四月,是我来日本后迎来的第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和朋友桦山约好一同去看花,但一天到晚忙得很,一直没有抽出时间。

到了四月上旬,突然有一天桦山来电话,约我在黄昏后去上野看樱花,我说:“花这两天都已经谢了呀,再说黄昏看樱花,怎能看得真切呢?”桦山说:“夜樱和落樱是最美的呀!”我只好和他一块去了。

一到上野,人还真多。朦胧的月光下,樱花树上只剩下几片樱花的残瓣,但地上却铺满了落樱,乘着银色的月光踏上去,脚下仿佛涌起樱花淡红而晶莹的花魂,有许多人坐在落樱上饮酒,一阵三味线太鼓的声音传来,仿佛是夜风弹拨樱树上的残花,流下来一阵寂寥的隽永。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赏樱的人们

 日本人本不悲秋 

日本人是这样喜欢落花,这和中国人的情趣大不相同。在中国,万物萧瑟的秋天,总是诗人们悲叹的对象。 诗人们经常是“惜春悲秋” , 可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虽较少言“秋”,但一旦言“秋”,则会悲从中来。《诗经·小雅·四月》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意思是说:“秋天真让人悲伤啊!百花凋零百草稀,我也遭难,被凋落的心境折磨得如此憔悴,前途叵测难以安宁啊!”而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就更多了,深刻影响古代日本诗人的中国诗人白居易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他的《暮立》诗云: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在《万叶集》成书的时代编撰的日本人的汉诗诗集里,也会偶尔见到一、两首有悲秋意味的汉诗,但那是亦步亦趋学习中国诗人的诗作,而在纯粹的日本和歌集中却极少看到。在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和歌集《万叶集》中 , 与“秋”字有关的诗 , 大约140 首 , 而纯粹以秋见悲的诗,几乎一首也没有 ,而在中国的《全唐诗》中 , 悲秋之诗不胜枚举,仅在潘百齐先生编的《<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 “秋季门”中选的 27首诗中 , 以秋见悲的多达19首,而在日本万叶诗人的笔下,秋天简直是美不胜收:“暮逢朝不见 , 隐野散美萩。秋风阵阵吹,红叶似落霞 ” (《万叶集》,1536年,《缘达师歌一首》) 。

《源化物语》的《浮云》中也说:在唐土,人们都极力赞美春花,认为没有比春花似锦再美的了,而用大和的话来说,却是“春天只有花怒放,不及秋意风情长”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热烈的日本秋日景象

中国人最喜欢生机勃勃的美,“美”的原意是“大羊”,壮大而饱含生命力的壮观,是中国人美的源泉;而日本人更喜欢寂灭之美,他们认为“灭”与“死”的不能穷尽之神秘中,有生命不可企及但却永远为之吸引的“大美”。 

但是在《万叶集》之后,日本人也开始悲秋,如平安时代前期的敕选和歌集《古今和歌集》中,卷第四和卷第五分别为“秋歌上”和“秋歌下”,在那里收录了144首和歌,其中悲秋之诗约有16首左右。

如秋上·189的佚名和歌:

秋色染大地,昨事今已非。凉风阵阵起,我身不堪悲。

秋上·193的大江千里所写的和歌:

仰头望月,百事伤悲。万物凋零,非我独秋。

秋上·215的佚名和歌:

深山踏红叶,凄然闻鹿鸣。呦呦动我心,此时最悲秋。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日本人就开始在自己所作的和歌中正式 “悲秋”了。

 为什么日本人“悲秋” 

 比中国人晚了近两千年?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悲秋”比中国人晚了近两千年呢?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整个《诗经》跨越了大约500年的历史长河。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日本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诗经》。据信是在奈良时代末期编成,共收录20卷、4500多首和歌,大致包括描写宴会和旅行《杂歌》、男女情歌《相闻歌》和悼亡歌《挽歌》,收录了7世纪上半叶至759年(天平宝字三年)约130年间的作品,对于成书年代和编者,历代学者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公元717年~785年)完成,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古今集》全称《古今和歌集》,是日本最早的敕撰和歌集,由醍醐天皇下令,以纪贯之为首的宫廷诗人于公元914年左右编成,共收和歌1111首和歌,多为短歌。

从《诗经》最早的作品到《古今集》的编撰,大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而为什么日本人在《万叶集》里几乎不悲秋,而在《古今集》就开始尽情悲秋了呢?

产生《诗经》和唐诗等的地区,其文化地理主要属于北方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北方中原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发祥地,长期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生活于温暖多雨,四面环海环境中的日本人,生活起来要比在寒冷干燥的中国北方的中国人容易得多、舒适得多。在温暖多雨、四面环海的环境中,更容易通过捕捞和采集获得食物,也不十分寒冷。在干燥寒冷的北方,漫长的冬季是人类生活的大敌,食物短缺,难以抵抗的寒冷对生命产生威胁,而秋天的到来是冬季的前奏,让人触景生悲。也许中国诗人“悲秋”的感情源头,正是来自于此。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日本的秋天

而日本人原本不具备悲秋感情的文化地理环境,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四面临海,除东北部海岸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环绕,气候受到海洋的调节,形成较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比大陆同纬度地区温暖,降水丰富,由于四面环海而且森林覆盖面积非常大,渔捞和采集文化一直相当发达。

而《万叶集》的发源地古都奈良,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近畿地区的中南部,是日本历史和文化发源地之一,森林覆盖率极高,日本仅植物的种类就比欧洲多十倍以上。这里从气候上看基本上四季如春,自古以来以采集植物、野果和渔捞维持或补充生计的生产文化也相当发达。

日本人为何不“悲秋”?

纪伊半岛的秋天

稻种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文化由原属新石器时代的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绳纹文化,跨进了金石并用、经营水稻栽培、储存粮食与畜牧并重的弥生时代。这个时代大约从纪元前3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纪元后3世纪中叶。

而对于稻作文化而言,日本的地理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日本河流短促,水量充沛,北部和东北地区有大量积雪;在平原地区,扇状地形较多,在这扇状的端部,有地下水自喷,对稻米生产十分有利。而在冲积平原的微高地之间的后背湿地,则不需人为引水也能形成稻田,因此日本人非常热爱自己丰饶的自然,基本上没有“与天斗,与地斗”的思想,也不具备“悲秋”的情感原型。

而后来日本大量吸收中国中原文化,共向中国隋唐派遣过4次遣隋使和约20次遣唐使(还有其他诸种税法),其中也带去许多去中国学习佛法的学问僧等,当时中国的文化典籍等大多数是通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带回日本的,有的留学生把从唐朝官府得到的生活、学习补助金都买了书,据说当时日本有的人个人藏书达千册以上。在7世纪上半叶至759年《万叶集》作者活跃的时代,大约向中国派去了12次遣唐使,而且并不是每次都到达唐土,对中国的文化还属于“将来”,而不是全面吸收阶段,但是到了《古今集》时代就不同了,宽平 6年(894年),廷臣、令外官菅原道真向第59代天皇宇多天皇建议,提出唐朝由于安史之乱动荡不安,派遣唐等使赴唐不仅很危险,而且也不利于日本文化独自的发展,宇多天皇接受了他的建议,停止了遣唐使,而唐于907年灭亡,也就再也无法派遣遣唐使了,但是这个时代已经和《万叶集》的时代不同了,日本人已经开始大量仔细消化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白氏文集》、《文选》等已成了日本文人的必读书,白居易等中国诗人浓重的悲秋意识也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人的诗歌中,有些和歌是从白居易等中国诗人的悲秋诗歌直接转写而成。

但是这种“悲秋”的情感至今没有全面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与艺术情感之中,他们喜欢凋零之美,喜欢落花残叶,喜欢枯淡静寂,“悲秋”是他们的一种历史性模仿,而不是他们的心理原型和文化动力。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题《日本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晚近两千年才开始“悲秋”?》,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文中图片均由库索拍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张石(资深媒体人,著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等),原题《日本人为什么比中国人晚近两千年才开始“悲秋”?》,日本通经授权发布。首图来自Unsplash,其它图片均由库索拍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一览扶桑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一览扶桑 特邀作者
39篇文章

作者简介

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中国的推广公众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