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的社会现象也逐渐在台湾蔓延,对于25岁到39岁的女性,现在有个新称号,叫做“败犬女”,汪!汪!好端端的女人怎么会被形容成狗呢?其实“败犬女”这个名词来自日本,代表传统社会对单身女子的先入为主观念,认为女人过了30岁,就算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只要未婚就是“败犬”,但一但结了婚,不管这位女子如何平庸无能,她就是“胜犬”。
“败犬女”在信息、媒体业中最多,对于胜、败采取二分法,有人可是很不服气,广告公司业务副理Francis表示,“我一直以为我是女王,不是败犬,但是就不知不觉忽然加了一个头衔,突然有个皇冠在我头上,但它不是一个很好的皇冠。”她不认为自己就是败犬,多年来身边不乏追求者,只是生活忙碌,在不知不觉中,才发现自己已到了适婚年龄。
而另一位专栏女作家徐尚懿,25岁开始相亲50多次,至今36岁了,仍然小姑独处,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败犬女”,她说,“可能我不太喜欢走入婚姻,我怕失去自由,可是我非常享受那种恋爱的感觉,所以恋爱越谈越多,不知不觉就错过了成为胜犬的机会。”
要用“败犬女”来解释,翻开台湾名人录,其实个案不少,吕秀莲、101董座陈敏熏都是年过30未婚,都可进入“败犬女”榜。不管这样的普世价值能不能被接受,但能被称为“败犬”,至少代表女性事业有成,能够独立自主,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或许“败犬”这个名词也不见得是坏事。
「美丽又能干的女人,只要过了适婚年龄还是单身,就是一只败犬;平庸又无能的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一只胜犬!」—酒井顺子
由于媒体和影视作品的炒作,「败犬」二字频频出现。这个词是出自于日本女作家酒井顺子写于2003年底的畅销书-「败犬的远吠」的缘故。
败犬这个名词不算新,是日本人给过适婚年龄而未婚女性取的贬称。姑且不论日本社会为什么视结婚为胜利、单身为挫败,甚至会说出「美丽又能干的女人,只要过了适婚年龄还是单身,就是一只败犬;平庸又无能的女人,只要结婚生子,就是一只胜犬」这种残酷到让人想咬舌自尽的话,这篇书摘对有点年纪的单身女性而言,惊吓指数绝对破表。
特征
1. 败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达到某种程度的收入。全心投入工作,离婚姻也越来越远。
2. 败犬很在意与异性邂逅的方式。喜欢自由恋爱更胜于相亲,因为败犬将自己的价值感与被他人喜爱、受欢迎的程度划上等号。
3. 兴趣狂热(舞蹈、旅行、乐器、手工艺成瘾症)。三十岁世代所发起的日本文化回归现象兴盛。因为经济不虞匮乏,对许多原本年纪较大时才有金钱与时间余裕去做的事,也能即刻去做了。
4. 败犬的装扮既不寒酸也不邋遢,斥资不菲、有品味正是最典型的败犬装扮。跟那些与社会目光几乎绝缘的家庭主妇不同,败犬长期处于「被观察」的状态,并在社会目光的注视下活到现在,因此练就一身完美的装扮工夫。
5. 生活模式类似老年人。
6. 既可怕又天真。嫉妒年轻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