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十二单的人偶
十二单的组成
1.长袴:下身贴身的裙裤,袴色多为赤红,已婚者用红色,未婚者用浓色。早期质地为平绢,后来为丝绸。现在又分带褶的长袴和无褶的表袴。与上装搭配穿用的裤裙为袴,到了近世,袴又分成带有褶皱的长袴和无褶的表袴。
2.小袖:上身最内层的内衣,一般为白色短衣。
3.单衣:穿在小袖外面,多为绫、绢制作,颜色为红或青,纹样有花菱等等。单衣是十二单上装中的内衣。其形制虽与五衣及上衣相同,但衣袖和长度却略有增加。
4.五衣:在打衣和单衣之间,穿在单衣外面,有色彩浓淡搭配的衣服。原来是一种以五层不同颜色的薄衫层迭组成的衣物。其名称便是由“五种不同的色彩”这一含义引申而来的(不过,五衣最早也曾为同色五衫)。到了平安时代中、后期,为了方便起见,将五衣做了简化,取消了五衫的定制;改为于同一件衣衫的领口和后裾处迭缝五层布料,以起到原先的层色效果。
5.打衣:穿在五衣外面,质地坚挺的一层。最早的作用是御寒。因原来衣上有用木砧捶打出来的纹样而得名。由于打衣的颜色多为赤红,故又有「红衣」之称,纹样多为菱或瓜形,上面还饰有家纹。
其实到打衣为止,都还只算是内衣。
6.表衣:打衣外面垂领广袖的外袍,有华丽的刺绣,经常分表里两层,也称“上衣”。「表衣(うえのきぬ)」,采垂领广袖的设计,是唐衣之下的第一层袿服,也是袿姿的外袍,这是整套十二单衣中制作最精细华美的地方,它通常使用“两重织法”,浮纹与地纹相形相依,只有在明暗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地纹才会隐隐现现。而图案选择的较量在此发生第一个高潮。它在选择图案时,往往选择那些小而典雅的花草,而花草是要与季节相对和的,比如四月之樱花,五月之菖蒲,六月的紫阳,七月的桔梗,但是也不是说这个季节的花色就一定可以缝到衣服上去,选择图案也是要因人而异的,颜色多为赤红或萌黄。此外,后裾也以绵为衬里,是一种非常富丽的服装。
7.唐衣:表衣外面的华丽短褂。唐衣是披在最外面的短褂,自皇后开始,至三位以上的典侍皆可穿用。在颜色方面,赤、紫、青是禁色,只有三位以上、得到敕许的人才能穿着。此外,唐衣的色目繁多,有红梅、樱、柳、林道、麦尘等等。与上衣相比,花目则多为象征富贵华丽的浓重图案,凤凰、牡丹等是最为常见的。不过有些用海浪,或者地方风景,总之是要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下摆。这些美丽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构成华丽的视觉效果。
8.裳:裳是平安朝时期成人女性正装时围在后腰的长裙(类似男性的裾),颜色鲜艳,多为绫或纱所制。分为三个部分:后背自腰向下为“大腰”,向后直至拖地的八幅折裙为“延腰”,系于腰间部分为“小腰”。裳的颜色喜用鲜艳的红、绿、橙、紫、白、秋青等,纹样则为州滨、波浪、花鸟、小松原等等。这是保留最多唐衣风味的地方。
配饰:衵扇,彩绘并饰有金银箔的木扇。女房装束的饰物:衵扇。它由杉木或桧木制成,其上覆有薄纸,施以彩绘,又用金银为箔,是一种非常华美的扇子。
影视剧中的十二单美人
不过由于平安时代的女性少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所以后宫的女性们平日里便穿着袿或小袿,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则披上裳和唐衣。十二单最美之处莫过于它的衣袖,清少纳言曾经赞叹定子皇后那袖口的层层叠叠风情,却仅在屏风一角微露,那种华美宛如天边云彩,纵有艳阳万丈,却只将霞彩轻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