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日本人的泥鳅“情缘”

日本通·2011-09-22 16:59:07·旅游
10万+阅读

日本人对泥鳅可谓“情缘”之深,它不仅是日本人餐桌上的美味,还代表了日本文学中乡土文化的代表,即朴素的外表和自己的灵性,泥鳅可谓在日本有不一般的待遇。

日本人的泥鳅“情缘”

泥鳅料理是日本的农家菜

在日本的“泥鳅料理”中,泥鳅炖锅是一大亮点,这道菜要先将泥鳅闷到坛子里用酒“灌醉”,然后取出内脏细切,放入小口的炭火铁锅中,配上葱丝并浇上特制的佐料汁,边炖边吃。另外,日本人还经常用豆腐和泥鳅一起慢火熬炖,让泥鳅肉和豆腐充分混合(即中国人常说的“泥鳅钻豆腐”),并起名为“地狱锅”。日本人还爱吃类似于天妇罗做法的炸泥鳅,一些种类的寿司和特色面点也以泥鳅作为原料。

泥鳅的营养价值很高,对身体虚弱、骨质疏松、贫血等都有食疗作用。泥鳅被日本人视为天然的强壮剂和壮阳药,日本人通常把泥鳅和形态相似且同样营养丰富的鳗鱼相比,有“一只鳗鱼等于一只泥鳅”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泥鳅的营养比鳗鱼更高。

日本文豪用泥鳅表现乡土文化

野田佳彦自比“泥鳅”,这一典故源自著名诗人兼书法家相田光男1986年发表的诗歌《泥鳅》。在野田佳彦发表“泥鳅演说”后,这部诗集迅速走俏,出版社临时加印5000册,而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相田光男博物馆游客也大量增加。实际上,作为日本乡土文化的象征物之一,泥鳅还在很多作家的小说里出现过,日本文豪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人都在小说中提到过泥鳅以及在乡下捕食泥鳅的体验。在日本文坛,一度有不写泥鳅,就不懂乡土文化精髓的说法。

由于泥鳅本身的“泥土气息”,它通常被当成日本农村文化的代表。一位日本作家写道,在过去,一些在江户地区的农民和劳工通常被人形容为泥鳅,原因是他们朴实、勤劳,适应能力强,就像泥鳅一样,放在恶劣的环境中“僵而不死”,一回到水中又精力充沛地活蹦乱跳。还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泥鳅绝不愚笨,它身处水下,对于外界环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天灾,泥鳅是最早洞察这一切的。在一些地方神话中,泥鳅能够蜕变成鱼神甚至龙。因而日本人认为,即使外表再没有任何的过人之处,各种生灵都有着自己的灵性,“绝不能小瞧泥鳅”成了泥鳅给日本人的世界观上的重要一课。

“泥鳅演说”催热捕泥鳅舞

泥鳅也是日本幽默文学里的常客。日本关东地区的“漫才”(即单口相声)中,一些段子讲的正是关于泥鳅和其他动物以及农民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泥鳅在当中经常扮演憨厚、幽默的角色。实际上,不少“漫才”大师不仅对泥鳅有“亲近”感,而且也是“泥鳅文化”的推崇者。日本还有一些跟泥鳅有关的俗语,如“泥鳅的跺脚”比喻弱者自不量力和强者抗衡;“柳树下不会总有第二只泥鳅”则讽刺人抱着守株待兔的心理,等待着好运再次降临。日本电视台曾经专门办过一期平民选秀节目,名字叫“第二只泥鳅”,意在从看似不可能出现明星的地方挖掘出新明星。

在日本农村有流传下来的“捕泥鳅”舞,最有代表性的“捕泥鳅”舞蹈出自于岛根县的安来市区。这一舞蹈取材于过去农村居民闲暇时到田间捕泥鳅喝酒的情形,由于捕泥鳅时通常农民喝过一些酒,有些醉意,因而动作显得滑稽而夸张。后来,这一动作特征被移植到了“捕泥鳅”舞中,现在表演这一舞蹈的通常是一男两女三位演员,以男演员为主要角色,配合上弦乐,显得妙趣横生。今年正值岛根的“安来节”文化保护组织成立百年,该组织将要到东京进行“捕泥鳅”舞蹈的演出。岛根县人希望野田的“泥鳅演说”能进一步催热其舞蹈的流行。

日本人跟泥鳅的情愿还真是深远义重,从饮食到文化和艺术都渗透在日本人的生活中。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