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阴阳道在日本的兴衰
1、阴阳道的兴起——飞鸟、奈良时代
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于6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并逐渐发展成“阴阳道”。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为推动国家统治的变革,不但接受了“阴阳五行”思想,还将其称为“新知”加以利用。大和朝廷成立后,从朝鲜的百济国来的五经博士(汉的高安茂)带来了《易经》。《易经》作为阴阳术的基本文献就这样被传到了日本。钦明天皇十五年,从百济又来了
2、阴阳道的鼎盛时期-平安时代
在日本平安时代,阴阳道和阴阳师已经成为平安朝廷的一个组成部分,设有专门办事机构阴阳寮,长官称为阴阳头,另设阴
式神:被人类操控的超自然生物。比如前鬼、后鬼、留鬼都是这一类的式神。
逆风:指法术失控,反噬其主。灵力比较低的术士使用高深的咒文则很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轻者受伤,重者死亡。
骚灵:灵能者在承受压力,或者焦虑的时候,能力会不自觉的泄漏,导致身边发生异常事件,称为骚灵。
犬神:灵力高强的神物以犬的姿态出现,便被称为犬神。一般用于保护主人,不受妖魔侵害。某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将其杀死,血祭灵咒,已达到弥补术力不足,提高法术威力之用。
犬鬼:妖力高强的魔物以犬的姿态出现,便被称为犬鬼。用处与犬神基本相同,但危险性却更大于犬神。万一主人本身的灵力无法压制它,便有可能被它吃掉。由于是魔物的关系,血祭的威力会比犬神高,但发生逆风的可能也大得多。
五芒星咒术:虽然是咒术的基本,但很有威力。普通的五角星是其施术符号,咒文是“临兵者斗皆列阵在前”。可以用于加强封印的力量,也可以用于攻击和召唤式神。
游浮灵:死去的人,不相信自己已经死了,或者对世间还有留恋,便会变成游浮灵在人间游荡。很容易被术者召唤来当作临时式神操纵。
地缚灵:死去的人,对某一个特定场所有深厚的感情或者意念,其灵魂便会在那里逗留不走,完成死者为完成的愿望,也就是冤魂不散。
随着贵族制度的稳定化和社会总体的平稳,阴阳道的占卜术变得越来越受朝廷贵族和地方豪强的重视。到了平安中期,出现了阴阳道的一代宗师安倍晴明,这标志着阴阳道达到了鼎盛时期。有关安倍晴明生平事迹,在平安时代后期就已在《大镜》、《今昔物语》中被传述;在鎌仓时代于《宇治拾遗物语》、《古今着闻集》、《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当中出现。到了江户时代,更有《晴明物语》、《芦屋道满大内鉴》等书记载他的轶闻。另外像是人形净琉璃、歌舞伎、落语等戏曲也经常使用安倍晴明的传奇故事作为题材。平安时代的阴阳道主要分成了历道和天文道两大家,分别为贺茂家和安倍家。值得一提的是阴阳道中关于遁甲·方术的理念后来发展成日本的忍术。
3、阴阳道走向平民-镰仓~室町中期
镰仓时代,随着武家势力的急速上升和朝廷势力的衰落,许多原来为朝廷贵族工作的阴阳师开始流入民间,并且很快的与其他宗教结合,形成面向大众的新阴阳道,这种“平民化的阴阳道”一直流传到今日,现在的一些日本民俗仍保持着古时阴阳道的一些仪式或做法。
4、盛极必衰-战国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社会进入了战国时代,在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阴阳道并不吃香。直到德川家康开设江户幕府的时候,五行兴替的思想才再次被般出来。阴阳道才再次走近政治的中心。安倍家直系后裔土御门家再次兴旺,嗣子断绝的贺茂家也凭借的支流幸德井家再兴。但是由于两家竞争的白热化,到了江户时代中期,土御门神道终于彻底击败了幸德井家取得了全日本阴阳师的支配权。
5、阴阳道被禁止!-明治维新后
明治维新后,出狱政治的需要,阴阳道被冠以“淫祠邪教”被明治政府废止,部分内容被以民间信仰的名义残存下来,神道教正式与阴阳道决裂。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