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情感劳动”正在侵蚀日本劳动者的内心

可妮兔·2019-03-11 09:20:10·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你知道“情感劳动”这个词吗?这是继“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后的第三种劳动形式。这是由社会学家Arlice Hochschild提出的新的劳动形式。

你知道“情感劳动”这个词吗?这是继“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后出现的第三种劳动形式。这是由社会学家Arlice Hochschild提出的新的劳动形式。

“情感劳动”是什么?

“体力劳动”是在工厂、建筑工地等劳动场所耗费大量体力的一种劳动形式。“脑力劳动”是从事咨询、律师等行业用脑力工作的一种劳动形式。与这两种形式不同的“情感劳动”是指,在工作中为了迎合顾客而抑制自我情感的一种劳动形式,工作的动力来自精神或者内心。

从事情感劳动的行业一般有看护士、空乘等。这些行业的工作者面对患者、乘客任性的举动和无理取闹时,只能压制住内心焦躁的情绪。这些行业的准则要求职员必须做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必须对自己的情绪持续“说谎”。

因为情绪劳动的动力是由内心驱使,所以也会出现像体力劳动的精疲力竭和脑力劳动的大脑疲倦,容易形成心理压力堆积造成心力交瘁。

心里压力堆积往往被形容为像充了气的气球。如果把心比作气球,有了应激物的刺激就容易产生压力,气球就撑了起来。如果气球持续处于紧绷的充气状态,疲劳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时间久了会造成心里上和精神上的疲倦。此外,如果压力太大,气球最终会崩裂。

如果对压力置之不理,也就是持续给气球输压的话,总会有一天内心会被击垮。到时候即使不上班回家钻进被子里,还是能感受到压力。

与体力劳动不同的是,劳动者本人无法察觉到情感劳动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多少的疲倦。如果有一天,一个工作过程中一直元气满满的人突然倒下了,得了抑郁症需要修养,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被情感劳动击垮了。而且,消除情感劳动的疲倦的方法不是“回去睡一觉”这么简单 ,解决方法的相关知识现在并没有普及。

身陷“情感劳动”之苦的日本人

值得关注的是,可以说大多数日本人都在周而复始的从事情感劳动。日本人经常会说一些善意式的谎言。为了“社交辞令”、“察言观色”,很多人压抑自己的情感撒谎。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你与特定的人交流时感到疲劳,原因很可能是在进行情感劳动。因为是上司、因为是客户,为了不想让对方产生不快,只好曲意逢迎,将自己的想法烂在肚子里,将自己的情绪抑制在心里。这样的情感劳动会让自己心力交瘁。久而久之,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的情绪,进而出现疲劳过度的情感麻痹、脱人格化等精神迷惘综合征。

现代的日本人,从儿童到成年人,很多人都已经沦为情感劳动的奴隶。

那么,为了防止患上精神迷惘综合征,大家可以根据以下三点症状来进行自我检测。

出现过度疲劳的人具有以下三点症状。

1、情绪的过度消耗

在工作中为了满足他人,过度消耗自己的情绪。

2、脱人格化

情绪消耗殆尽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对客户不关心不体谅。这是为了减少情绪消耗而进行的自我保护与规避,和对方保持距离感。所以这个阶段会将客户作为自我防卫的对象拉开距离。

3、个人的自我成就感低

对工作的成果悲观失望,自我肯定感、自我成就感都很低,这些都是过度疲劳的症状表现。

通常情况下,情感劳动带来的疲劳感自己也很难察觉得到。如果自我测试的结果堪忧,建议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适度保持距离感,在工作中就单纯扮演职场者的角色,在生活中就做好自己,避免精神消耗进一步加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治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