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平成回忆录:日本《外国人材引进法案》变迁史

肖肖·2019-05-16 09:04:27·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日本政府已转变态度,决定扩大接收以工作为目的的外国人,同时接收“非高端人才”。聊聊那些年日本引进人才的变化史。

今年4月份开始,日本开始实施以扩大引进外国劳动者的《扩大外国人材引进法案》,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强调这一制度不是“移民政策”,不过截至到平成30年(2018年)年底,在日居住的外国人数达到了273万,和30年前对比人数增加了近3倍。平成时代结束,迎来新时代令和,我们再重新回顾梳理一下日本政府引进外国人才的来龙去脉。


留学生

在日的外国留学生占据外国人劳动者总数的20%。

1983年,以国际交流为目的,日本政府制定了“10万名留学生计划”,2003年才完成目标,比预计推迟了3年时间。

2008年,为了接收高级外国人才,日本政府设立了“30万留学生计划”的战略目的,预计截止20年达到目标。

2010年日本法务省制定“30万留学生计划”后,通过日本语学校得到在留资格的“留学生”范围逐渐扩大。近些年,大学、大学院的在籍留学生比率有所减少,但专门学校、日本语学校的留学生比例反而在增加。根据日本法务省统计,昭和54年(1979年)有77万外国人登记者人数,到了平成元年上升至98万,人数高涨的原因之一就是留学生增加。

昭和58年(1983年),日本基于中曾根康弘内阁(中曾根康弘(NakasoneYasuhiro;1918~现在,战后任期第三长的日本首相(1982年11月27日~1987年11月6日在任),被公认为日本最“国际化”的政治领导人,绰号风向鸡和红武士。)建议,将当时原本计划接纳1万人左右留学生,改制定“接受留学生10万人计划”。同时,原则上禁止留学生打工这一规定和《资格外活动》位置掉转,《资格外活动》规定留学生打工时间在每周20个小时内的话不需要单独向政府申报,可以说是由此政策开始对留学生打工行为解除限禁。

现在资格外活动的法定时间由原来的每周20小时以内扩大到每周28小时以内。“10万人”目标在2003年达成。2009年以福田康夫内阁为基准制定的“30万人计划”也在2018年年末达到337000人,计划目标达成。

现在来看,来日留学生打工已经是常态,在便利店和餐馆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变得趋于表面化。

2013年,日本山形县酒田市的酒田短期大学爆出问题:预计接受的中国留学生,有260名不符合在留资格,在籍留学生也是几乎不去上课,在首都圈进行非法务工。2015年福冈市发生一起恶性事件,2名中国籍留学生因为无法筹集到学费和生活费,入室抢劫将一家4口人杀死。

虽然政府不断针对入国审查进行严格审查,强化力度,但还是爆出问题,进入到今年东京福祉大学的留学生在3年时间内共计有1400人去向不明。入国管理处相关人员表示“学校方面想要更方便容易的招到学生,留学生们则打算打工赚钱,两方各子想法愿望一致,造成不少非法务工和非法滞留等问题事例”。


经济泡沫和劳工

第二波冲击来自昭和末期开始持续到平成初期的泡沫经济期间。

因企业用工人数严重不足继续从外国引进劳务人员填充缺口,当时日本和巴基斯坦和伊朗之间签订协议,规定双方国家人员往来时免签证,以确保吸引更多的外国劳工来日本打工赚钱。不过引进的外国劳工中有一部分人在签证结束后并没有按规定回国,而是非法滞留在日本,这也造成或引发了不少犯罪事件,形成一种社会问题。

昭和63年(1988年)6月日本内阁政府决定出台《第6次雇佣对策基本计划》,计划明确表示:日本积极接受拥有专业技能的外国人才,对于没有技术和无专业能力的单纯劳务人员,在接受时要考虑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必须慎重对待。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针对外国劳动者政策的基本导向是,积极接收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端外国人才,而针对非熟练外国劳动者(非高端外国人才),原则上不会因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或以工作为目的加以接收。

在此基础之上,平成2年(1990年)实施改正入管法针对外国人才的在留资格进行划分,对于有复杂的、专门的、技术性技能的人才的在留资格划分为“法律、会计业务”“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等进行了明确区分。另一方面,新设了“定居者”在留资格,以“血缘”为依据,面向日裔巴西人发放“在留许可”。1990年以后,拥有“定居者”资格的外国人开始流入并聚居在以东海地区和北关东地区为主的制造业集中地带。也有一部分人最初是以“外出打工”为目的入境的,经长期逗留后取得了永久居住权,进而以“永久居住者”在留资格留在了日本。

持这种“定居者”在留资格工作的一大国籍群体是巴西人。巴西人在日本的外国人登记人数在平成2年(1990年)时约为12万人,平成15年(2004年)增加至约28万人。这些来日务工赚钱的外国人主要集中在地方上的工厂就业。在日本的群马县大泉町,常住人口约有1成是巴西人,2007年末达到31.6967万人,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但其中许多人属于派遣和承包等不稳定的就业形态,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后,5年间超过10万人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其中大约两万人是靠政府实施的回国援助事业提供的回国援助金(本人30万日元(约1.9万人民币),需照料的家属每人20万日元(约1.3万人民币),条件是3年内不得以同样的在留资格再次入境)回国的。巴西人的减少一直持续到2015年末,2016年后再次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7年末达到19.1362万人。

迄今为止,通过这种在留资格入境的外国人的子女教育(不上学、升学率低)每每作为社会问题被提及,而经过约30年后,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又开始面临随老龄化而出现的老人护理问题。


技能实习生

平成5年(1993年)日本开始实行技能实习制度,旨在通过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现在日本国内20%的外国劳动者属于此类。制度推行之初,在留时间限定为两年(研修1年+技能实习1年),对象工种为17种(以制造业工种为主),后来不断延长期限并扩大工种范围,现在达到了最长不超过5年、77个工种的139种作业(2000年以后追加了农业工种,2017年追加了首个为人服务的工种“护理”)。

正如新闻报道和纪录片多次报道的那样,通过本制度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侵犯人权和触犯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屡禁不绝,包括美国的人口贩卖报告在内,国外也多次指出这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政府于2017年开始施行《技能实习法》。针对存在问题的中介机构(监理团体)和接收企业(实习实施者)规定了禁止事项和处罚条款。另一方面,被认定为“优良机构”的中介机构和企业则可将接收时间最长延至5年,还可以增加接收人数。

过去,中国是最大的技能实习生输出国,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少子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一直呈现出减少趋势。2016年以后,越南取而代之,成为最大的输出国,近年增长更为显著。

另一方面,从过去数年间的增减率来看,柬埔寨和缅甸十分突出。越南的经济增长和少子老龄化快速发展也在预期之中,作为中国和越南之后的“处女地”,今后实习生的供给源也可能转移到柬埔寨和缅甸。不过在此之前,这些国家需要改善环境,

调整一直依赖廉价劳动力供给的产业结构本身,以便日本今后能够长期选择其作为供给国。


接连不断的特例

平成后期随着引进外国人才制度缓和,开始增加各种特殊引进外国人才的案例。平成24年制定《高级优秀人才积分制》,对在日外国人采取“积分制”,分别对外国人的学历、资格、研究成果等打分,如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作为高级人才适用在留优惠政策。

新的在日外国人在留优惠政策具体有:1、简化在留手续;2、适用在留期间最长的更新期限(去年7月出台的《改正入管难民法》实施后最长为5年);3、原则上获得在日永住权资格所需的10年在留期间可以缩短为5年等。而到了平成29年(2017年)在积分制的基础上升级为《日本版高度外国人才绿卡》,在留1年即可申请永住。


非移民的永住人口数增长

以前在日本本土居住10年以上,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照章纳税,没有违法乱纪等行为。可以申请永驻权。2015年4月,5年拿绿卡: 取得永住权要求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在日居住满5年,按照“高级人才积分制”,根据博士学位等学历、实际工作经验年限、年收入等进行打分,达到70分以上则可获得在留资格。 因该政策的实施,截至2016年6月末共有2688人获得在日绿卡,其中中国籍最多,占65%。 

日本法务省4月26日正式发布,有关外国人获得永驻许可的相关申请规定。 包括研究者、技术者、企业经营者等高专业性的外国人,从现行的5年缩短为最短1年可申请永驻许可。让有满足一定条件的高收入,高学历的人才能够在来到日本3年,甚至1年后取得永住这个能在日本长久安定生活的身份。 

2018年6月的发展战略中提出“创建世界最快的日本版高级人才绿卡制度”,将在日居住期限,由5年缩短至3年。其次对于高级人才中被认定为具有高水平经营能力的外国人,在留1年提出申请即可获得批准。具体的认定标准将在今后确定。 

其实,在韩国,早已有尖端科技领域的博士最短1年即可申请永住权的先例。而日本为了在激烈的高级人才抢夺战中胜出,也在不断修改相关政策,力争打造世界最快获得永住权的制度。

日本政府基于《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护理人才及建设与造船领域劳动者的接收措施、国家战略特区、第四代日裔等各种渠道和工种方面正在对外敞开门户。

随着此次新型在留资格的设立,人们往往容易关注对象工种、接收时间、能力要求等入境条件,而针对入境后企业和地域社会如何接纳他们(她们)这个问题,也有必要展开深入讨论。

随着新时代令和的到来,日本开始进入新的元号,令和寓意“美好的和平”,希望今后赴日的外国人也同新年号的寓意一样美好和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