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日本通·2025-07-18 09:00:00·文化
8502阅读
摘要:历史上以性开放著称的日本,怎么到了现代变得如此“别扭”?一边是性产业的空前繁荣,一边是对性话题的讳莫如深,这种矛盾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让我们从历史和现状出发,探寻日本性文化的变迁与现代社会的微妙心态。

作者:而今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提到日本,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神社里供奉的生殖器石像、江户时代的春画和古籍里“很黄很暴力”的诗歌,透着一种对性的坦然与欢庆;另一边却是现代日本社会对性的复杂态度——成人电影产业全球闻名,风俗店遍布大街小巷,但公开谈性却像触碰禁忌,羞涩、回避甚至压抑。历史上以性开放著称的日本,怎么到了现代变得如此“别扭”?一边是性产业的空前繁荣,一边是对性话题的讳莫如深,这种矛盾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让我们从历史和现状出发,探寻日本性文化的变迁与现代社会的微妙心态。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奔放的往昔

如果穿越回古代日本,你可能会惊讶于那时的性文化有多么开放。

在日本的乡间小路或神社角落,你可能会偶遇一些造型大胆的石雕——男性或女性的性器被雕刻得惟妙惟肖,甚至还有象征男女交合的“双体道祖神”。川崎市的大乐院每年都会举行“铁男根祭”,巨大的男性器雕像被抬着游街,吸引无数游客。许多神社也供奉着惟妙惟俏的“母石”,这些被称为“性神”的造物,承载着日本古老的生殖器信仰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性文化专家和田秀树指出,这种信仰源于日本的农业传统,性被视为繁衍与丰收的象征,与五谷丰登、家族兴旺紧密相连。在一些地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祭祀仪式,比如“おかめ”和“天狗”面具的表演者(通常为男性)在参拜者面前模拟性行为,毫无禁忌。有趣的是,这些仪式从未被当局禁止,足见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根深蒂固。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翻开日本最古老的歌集《万叶集》,你会发现性在这里毫不避讳。山上忆良的歌:“天の川相向き立ちて我が恋ひ君来ますなり紐解き設けな”,描绘了织女解开衣带,迫不及待地与牛郎的欢愉。更有一首歌无名诗歌为人津津乐道:“通るべく雨はな降りそ我妹子が形見の衣我下に着り”,翻译过来便是:

“愿雨莫降,勿湿我衣裳,

吾爱的女孩留下的内衣裤,

我正穿在身上。”

虽然让人有点瞳孔地震,但这些诗句展现了那个时代对性的坦然态度。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到了江户时代,性文化的表达更是百花齐放。浮世绘中的春画以夸张生动的场景,成了从庶民到大名都喜爱的艺术形式。春画不仅用于性教育(称为“枕絵”),还被赋予“避邪”或“带来胜利”的吉祥寓意。战国时代的武士甚至会在出征时将春画藏在盔甲中,称为“胜ち絵”。更有趣的是,1854年日美和亲条约时,徳川幕府将一箱春画作为礼物赠予美国代表团,吓得对方瞠目结舌。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图源:Shunga and the Japanese

日常中的性自由江户时代的日本,性不仅存在于艺术中,也融入日常生活。男女混浴的公共浴场不仅是清洁身体的场所,还被视为“性的社交场”。春画中甚至描绘了浴场中多对男女亲密的场景,毫无遮掩。此外,“夜這い”习俗允许女性主动邀请男性夜访,衍生出“歌垣”这样的集体活动,男女通过歌咏相识,自由恋爱。这些习俗表明,性在传统日本社会中被视为自然、愉悦甚至神圣的行为。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别扭的现代

走进现代日本,你会发现性话题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无论是在公开还是私人场合,讨论性几乎是禁忌。年轻人在约会中很少直白表达性需求,只能挤眉弄眼地暗示;职场中涉及性的一句失言更可能直接让你进警察局。

在学校,性教育往往聚焦于生物学知识,避谈情感或性的社会意义,老师们甚至羞于提及“性行为”这个词。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避免与子女谈论性,导致青少年在面对性困惑时缺乏引导。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日本的性教育过于保守,孩子只能从网络或色情内容获取信息,这真的健康吗?”这种羞耻感让性话题在公共领域被边缘化。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春画这一日本独有的艺术形式,在本土的展览却困难重重。2013年,大英博物馆的“大春画展”吸引了9万名观众,其中60%是女性,盛况空前。然而,当同样的展览计划在日本举办时,20多家美术馆相继拒绝,最终只能由前首相细川护熙的永青文库接手。SNS上有用户感慨:“日本明明是春画的发源地,却不敢正视自己的文化,实在讽刺。”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尽管性话题在公共场合被压抑,日本的性产业却异常发达。日本的成人影片产业不仅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其产量和多样性更是无人能及。据统计,日本成人影片市场年产值高达数十亿美元,涵盖从主流到小众的各种题材,成人女星甚至成为流行文化的icon,出现在综艺节目和广告中。据统计,日本的风俗产业从业者超过30万人,服务内容五花八门,满足各种需求。歌舞伎町的红灯区、遍布全国的风俗店、情人旅馆,以及“援交”等独特的社会现象,都让日本的性产业显得异常发达,不论合法还是非法。

不仅如此,性文化还渗透到日本的流行文化中。动漫、游戏和轻小说中,性元素无处不在,尽管往往以“擦边球”的形式出现。风俗店的广告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街头,性相关的商品和服务在某些地区几乎是日常生活的延伸。这种繁荣的背后,离不开日本社会对性产业的宽容甚至默许。政府对风俗业的管理相对宽松,法律漏洞和文化传统共同为性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土壤。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更令人费解的是,日本的性观念在某些方面甚至显得“性冷淡”。日本的性产业虽然繁荣,但其商业化也加剧了性的“工具化”。成人影片和风俗店将性包装成一种消费品,削弱了其作为情感联结的内在意义。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尤其明显,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虚拟内容满足性需求,而非追求真实的亲密关系。

2022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至历史最低的77万人。和田秀树认为,性被“羞耻化”导致了性的压抑,进而影响了亲密关系的建立。日本家族计划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近40%的日本年轻人表示对性不感兴趣或从未有过性经验。这种“性冷淡”现象被归因于工作压力、经济负担以及对性的负面认知。性压抑还可能加剧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因缺乏性教育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困惑,甚至产生自卑感。此外,尽管日本历史上对同性恋颇为宽容(如江户时代的“男色”文化),但现代日本却是G7国家中唯一未承认同性婚姻的一个。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外来的性观念

日本对性的态度为何发生如此剧变?关键转折点在于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分水岭。为了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威胁,日本政府推行“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然而,这种“全盘西化”不仅带来了工业化和君主立宪制,也引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性道德观,而后者与日本传统的性观念产生了剧烈冲突。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基督教视性为“生殖工具”,强调婚前贞洁,否定感官至上的性行为。这种观念与日本传统的性开放格格不入,却在明治政府推动的“文明开化”中被强行植入。混浴文化被取缔,春画被视为“淫秽”而遭到禁止,性的公共表达逐渐被压制。

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们认为,性文化的开放会让日本在西方人眼中显得“落后”。因此,政府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将性从公开领域驱逐到私人领域。例如,1873年颁布的《风俗矫正令》明确禁止公开裸露身体与混浴等。这种政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俗,也在民众心中植入了“性是羞耻”的观念。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性压抑的起点。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如果说明治维新开启了性观念的保守化,那么昭和时期的军国主义则将这种压抑推向了极致。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逐渐主导社会生活,军队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领域拥有绝对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性被进一步妖魔化,成为国家控制个人欲望的工具。

战时口号“欲しがりません、勝つまでは”(“不贪欲,直到胜利”)将各种欲望视为“奢侈”与“敌人”,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性欲,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开始被严格审查。这种禁欲主义不仅限制了性的表达,还将性与军国主义挂钩,强调性是为生育与国家服务的工具,而非个人享乐的途径。这种思想的遗毒至今仍以其他形式存在,影响了日本人对性的态度。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进入平成与令和时代,日本的性观念依然在传统与现代、开放与保守之间摇摆。一方面,性产业的繁荣和二次元文化的性表达(如成人漫画)显示出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对性的公开讨论仍充满禁忌。这种矛盾反映了日本社会在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挣扎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日本现代性文化的“别扭”源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历史上,性被视为神圣而自然的,但明治维新后引入的西方道德观将性污名化,赋予了它羞耻的标签。这种外来的道德观并未完全取代日本的传统观念,而是与之并存,形成了既开放又压抑的矛盾状态。性产业在这种矛盾中找到生存空间,成为社会压力的“出口”,但公开谈性却因道德约束而变得困难。

抬着性神雕像游街,还写色色的诗...怎么到了今天日本人却反而性压抑了?

疏离的性

从性神崇拜到春画艺术,日本的性文化曾是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象征。然而,西方基督教观念与军国主义的双重冲击,让日本从对性的包容开放走向了暧昧与模糊。现代日本的性压抑带来了低生育率、心理健康问题等挑战,更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与欲望产生了微妙的疏离感。

性对他们而言或许就好像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熟悉,是刻进文化基因里的暧昧表达;而陌生,是战后西化浪潮中被强行套上的道德枷锁。他们明明熟知浮世绘里春画的笔触肌理,却在文化与文化的冲突中不由自主地将 “性” 剥离了到个体之外。这或许是暂时的,也或许是永久的,谁知道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