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坏电影
在日本京都,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里,住着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妻。50多岁的丈夫美树在户籍上是男性,但她时常以女性的身份生活,穿着裙子、留长发,活得洒脱又真实。她的妻子千露是个开朗的女人,十年前因为工作认识美树,两人一拍即合,结婚后感情甜如蜜。然而,这对恩爱夫妻却因为日本一部“老掉牙”的法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真实的自己和合法的婚姻
故事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的美树,还以男性的身份在公司上班,西装革履,标准的职场男士形象。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真正的自我,是一个女性。美树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时不时会穿上裙子、化上淡妆,在夜色下变成另一个“自己”。这个秘密,在遇到千露之前,她从未向任何人说出口。
可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预测。美树在工作中认识年纪比她小了十来岁的千露。刚开始两人只是普通同事,后来慢慢熟络起来。有一天,美树鼓起勇气,半开玩笑地对千露说:“我有个奇怪的习惯……有时候会‘变身’。”她以为会吓跑对方,没想到千露没有皱眉,没有躲闪,只是笑着说:“听起来挺有意思的。”
那一刻,美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被理解。之后,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于是,这段独特的关系就这样开始了。在彼此的陪伴中,两人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感与亲密感。交往一年后,他们决定结婚,并在京都开始了共同生活。那时候的美树,还是法律上的“男性”。
婚后前几年,美树依旧在社会中以男性身份生活,但在家中,她越来越自然地流露出女性的喜好。直到有一次,千露无意间发现她身上有穿内衣留下的痕迹,于是严肃地对她说:“你别瞒着我做这些事啊!”这不是责备,而是关心。
从那以后,千露更加坚定地支持美树以女性的身份生活。于是美树开始留长发,改穿女装,换了一个女性的名字,也在工作中越来越多地以女性形象示人。尽管外表和名字都改变了,但她的户籍性别,也就是日本社会所最看重的“身份证上的性别”依然是“男”。
这带来了许多问题。
比如去银行办事、买房、签合同……每次都要出示身份证明。外表和心理分明是女性,但证件上却写着“男”。解释来解释去,每一次都像一次小型“出柜”,每一次都在美树心里划下一刀。
为了彻底摆脱这种困境,美树决定依据《性同一性障碍特别法》,申请将户籍上的性别从男性变更为女性。但噩梦般的问题随之而来。这部于2004年制定的法律,列出了五条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其中最让美树无法接受的一条,是“申请人不能处于婚姻状态”。
若只是让她去做变形手术,她完全能接受,但如果是想要变更性别,必须先离婚,这对美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她和千露已经一起生活十多年,感情稳定而深厚。离婚?不是因为感情破裂,不是因为家暴出轨,而只是因为想让身份和外貌一致?“这不就是国家逼我‘离婚’,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美树愤愤不平。
于是她带着妻子的支持,一纸诉状交到了京都家庭法院,请求“在维持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允许变更性别”。
然而,今年3月19日,法院的答复来了——拒绝。
法院的理由是:如果她成功改性别,那么她与千露就变成了“女性与女性”的婚姻,而日本法律目前不承认同性婚姻。如果允许已婚人士变更性别,会出现“两名女性或两名男性合法婚姻”的情况,等于绕开了法律对同性婚姻的限制。
这也正是问题的核心:法律滞后于现实。
千露在法庭上几乎落泪:“如果非得为了性别变更而离婚,我可以考虑……但那绝对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们并没有错。”她的声音哽咽:“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这是国家逼我们在‘身份’和‘婚姻’中只能选一个。”
确实,她们也考虑过离婚。有人建议她们用“同性伴侣制度”替代婚姻关系。这是一些地方政府承认同性伴侣的象征性制度,可以给出部分社会服务。但这根本无法替代婚姻的法律效力。比如,伴侣生病时有没有签字的权力?意外发生后能否继承财产?这些,制度并不保障。如果为了一个法律定义需要她们离婚,并牺牲实打实的生活权益,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被制度卡住的真情
在日本,《性同一性障碍特别法》被认为是进步的象征,它首次为跨性别者打开了改变法律性别的大门。但20年过去了,这扇门的门槛仍然高得令人难以跨越。
特别是“要求申请人必须是单身才能变更性别”长期以来备受批评。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基于对日本同性婚姻的隐性恐惧。也就是说,法律更在意“不能出现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结婚”这样的“混乱场面”,而不是关注申请者本人的权利和尊严。
可是,这“混乱”,真的是混乱吗?
当我们看到像美树和千露这样的夫妻,十几年相濡以沫,彼此尊重,彼此支撑,仅仅因为一张证件而被要求“离婚”,这才是法律的冷酷。
而日本的最高法院至今仍未推翻“非婚要件符合宪法”的立场。今年3月前后,东京、大阪等多地的高等法院陆续裁定“禁止同性婚姻违反宪法”,可这些判决仅具参考价值,不能直接改写现行制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意识到:“性别”和“家庭”的概念不该被僵硬的法律框死。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原本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用自己的生活实践在拷问制度的合理性。
美树说过:“我不是想成为别人,我只是想成为完整的自己。”她不是在追求“改变”,而是在争取“承认”。她和千露的日常很平淡。下班一起做饭、看综艺节目、出门买菜、为晚饭吵架、然后又和好……就像任何一对普通夫妻。
千露也说:“我喜欢的,从来不是‘男’或‘女’,而是这个人。她幽默、聪明,有时候爱碎碎念,有时候像个孩子。我只是不想失去这个人。”而这份朴素的爱情,如今却因为一条过时的法律,摇摇欲坠。
爱在前 法在后
在日本社交媒体上,美树和千露的故事也获得了广泛关注。我们或许无法一夜之间改变制度,但可以从改变观念开始。正如千露说的:“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有太多种形式。不需要都一样,也不该被法律逼成一样。”
美树的上诉已于今年4月1日提交大阪高等法院。接下来等待她的,或许依然是漫长而艰难的法律战。但她们已用实际行动证明爱情,不会因为一纸户籍的性别而消失;家庭,也不该因为制度的落后而崩解。她们是彼此的爱人、支持者、战友,也是日本这个社会制度中,被迫成为挑战者的普通人。
参考资料
唯一無二の「夫婦」、夫は「女性」になれるのか 「体にメス」は違憲でも、迫られる離婚, 47news
性同一性障害者の性別の取扱いの特例に関する法律, 衆議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