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别样日本(ID:xiaoai-0207),作者:小爱,日本通经授权转载。
日本孩子们的修学旅行正因为物价高企和旅游过热,悄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不少人印象中,修学旅行就是“固定套餐”:东京孩子去京都奈良,关西孩子去东京或冲绳。可如今,现实狠狠打破了这种“理所当然”。
最新数据显示,中学生一次修学旅行的人均费用,已经超过7万日元!2019年还是6万4千多(约3050人民币),如今短短几年飙涨6000日元(约280人民币)以上。问题不止是贵,钱大头还花在交通和住宿上,占去了整整四分之三。孩子们真正用来体验、学习、动手的活动费用,竟然不到一成!换句话说,修学旅行正在变成“花大钱坐车睡觉”的尴尬模式。
更扎心的是,酒店房价也突破天花板。2025年3月时,日本观光酒店平均客单价首次突破2万日元,达到22137日元(约1050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秋季本该是修学旅行旺季,通贵、住宿难订,去一次京都奈良的预算,直接让学校不得不“另寻出路”。
于是,变局来了。东京的某中学,过去年年去京都,如今却改去石川县。孩子们在当地画九谷烧、体验传统工艺,反而收获了更多“只有这里才能有的回忆”。另一所中学更是大胆,把修学旅行的目的地改成了四国。对比京都、奈良那些被游客挤爆的地方,这些新兴目的地不仅成本低,体验也更独特。
但调整行程只是第一步,更现实的“省钱大法”也开始登场。比如:校车上不再请导游--孩子们少了点“团建氛围”,却能省下费用。又比如,把午餐和交通的一部分费用,从“统一打包”改为“各自承担”,学生们自由行动、自由点餐,账面上的修学旅行费用立刻缩水。还有些地方,干脆直接砍掉一天行程,中学2泊3日,高中3泊4日,如今被缩成“缩水版”,有人感叹:“回忆也跟着少了一天”。
除了物价,还有个更大的隐形杀手--“观光地过载”。京都、大阪、东京、冲绳,这些本就是国际游客的“打卡圣地”,如今人满为患。京都的公交车挤到学生都上不去,行程直接大乱,老师们只能一边焦急催促,一边无奈苦笑。甚至连包车都难订,修学旅行团和普通游客争抢资源,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有专家直言:“修学旅行每年固定去同一个地方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日本前所未有的现实。
眼看老套路不行,地方政府也急了。茨城县水户市直接向家长发问卷,考虑把行程从京都奈良换成更冷门的东北、北陆,以降低费用。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干脆主动出击,喊出“来我们这里吧!”的口号。比如兵库县尼崎市,联合旅行社设计了修学旅行新方案,依托工厂资源,推出“工业体验+工厂见学”的路线。别看冷门,却意外吸引了东京和北海道的中学,未来几年就要实地踩点。
一边是物价高涨、住宿难订的“老热门”,一边是积极推销自己的“新目的地”,日本的修学旅行正在经历一场“路线大洗牌”。从北陆的九谷烧,到尼崎的工厂见学,再到各地的自然体验,这股变化背后,折射的正是整个日本旅游业、教育界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传统的修学旅行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
对此很多人感慨:“我们那代人,修学旅行是京都的红叶,是奈良的小鹿,是东京迪士尼的烟花;而现在的孩子,他们的修学旅行可能是工厂流水线,是手工陶瓷,是地方小镇的静谧街景。”
物价高、旅游热,逼得日本修学旅行不得不“自我革命”。有人说,这可能会让孩子们少了一点传统的浪漫回忆,但换来的,或许是更独特、更接地气的体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别样日本(ID:xiaoai-0207)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