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一览扶桑·2021-07-07 00:00:00·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小舍得》或许真的可以成为一面镜子,给所有家长提供一些思考:到底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以及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为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万景路(旅日作者,著有《你不知道的日本》等),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图|Unsplash

疫情中闲来无事陪家人追剧,正在追的是一部演绎都市家庭教育的连续剧,叫《小舍得》。这部电视剧讲述的一个再婚大家庭中的两个对照组在孩子“小升初”阶段的各种难忘经历,再现了孩子和家长一同进行过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战役。也正因《小舍得》卡点当下中国家庭在孩子小升初、家庭教育、再婚家庭、教育焦虑、亲子关系等等社会焦点问题,故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议潮。

看了几集,剧中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那就是“家长委员会”的活动。其实在日本也有相类似的组织,被称为PTA,是取英文家长(Parent)、教职员(Teacher)和团体(Association)的开头字母组成。由各学校负责组织,是家长和教职员所构成的社会教育关系团体,当然,其中不包括学童。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小舍得》剧照(图|豆瓣)


日本PTA的历史

1897年,美国的两位女性自发结成了PTA,这被视为世界PTA的起源。明治时代日本导入近代学校制度时,各地方,尤其是小学的教育经费原则上被政府规定为由地方住民负担,这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给地方住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虽然后来改为由地方市町村各级政府负担了,但经费依然捉襟见肘,为了节约开支,于是,由学生家长、地方住民等自愿结成了“保护者会”、“后援会”、“父母会”等各种支援学校运营的民间团体,以图减轻学校的财务、劳务负担。这被认为是日本PTA的起源。

战后,由日本占领军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向美国发出考察日本的“教育使节团”派遣邀请,在该使节团考察完后提出的报告中,明确了日本的现代PTA理念。此后,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天,日本已经完善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的各级PTA组织,日本PTA的理念也已正式确立为今天的现行模式,即“通过家长和教员的互动学习,提高修养,并将其成果还原给家庭、学校、地域,以达到让儿童、学生能得到身心各方面的健全发展。”顺便说明一下:在日本,PTA的构成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基本上是志愿加入,成员也非会员制,所有成员都处于相等的地位,与学校一起担负起对儿童教育的支援活动,而这些活动全部属于无偿的义务工作。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日本的小学运动会


日本PTA的苦涩现实

日本PTA顺风顺水发展了几十年,记得笔者在孩子小时候也参加过日本家长委员会的活动,那时大家都是自愿的,而且每次也都是热情高涨地参加PTA与学校的互动。每年年初PTA改选,基本不用投票选举,家长们也都会自觉地只是通过举手的方式就决定了本年度的PTA会长、理事等人选。其实,现在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并不复杂,只是负责偶尔配合幼儿园、学校组织的活动即可,更多的工作其实都是由PTA的校方负责老师通过电话(那时还没有手机短信,更没有LINE)和家长们直接联系;或者由班主任老师给学生们发放需由家长过目、填写的表格之类的文书等,然后让孩子们带回家,家长填好后再由孩子们带回学校交给老师即可。

随着通讯业的迅猛发展,现在的日本家长委员会已经连这点麻烦都不用了,基本都是学校负责老师通过短信、LINE和家长联系,即迅速又直接,而所谓的PTA的工作也就剩下偶尔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了。但就是这一点,现在却成为了家长们的老大难问题,基于当下日本的经济问题,一个人的工资已越来越不足以支持家庭的开销,这导致了学生父母双双都需要工作的家庭不断增多,由此,就造成了许多孩子的母亲在工作和家务之外,很难抽出时间去参加PTA的活动,也因此,与过去每年年初PTA改选时妈妈们踊跃报名不同,现在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担PTA的工作了。每年到了PTA换届时:“不想做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工作太累,没时间参加活动”、“操心大家的事儿太累”等等声音不断,几乎很少再有人举手表示愿意担任其中职务了。无奈,最后只有通过轮流坐庄、大家推选等方式决定PTA人选,而被选中的人也是唉声叹气,一副倒霉的样子。这与笔者在追《小舍得》中看到的国内家长想方设法也要进入家长委员会,并且在背后极力运作以谋求当上个会长、副会长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笔者不仅惊诧起两国妈妈们截然不同的表现来……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日本,孩子的远足活动

其实,我国的家长委员会历史并不长。201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 ,各地才正式开始在社会上推行一个由家长代表构成的民间组织。据说该组织在大都市部发展的比较快,学生家长参与的热情也很高,甚至一些家长想方设法削尖脑袋也要挤入家长委员会中谋个一官半职。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妈妈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竞选家长委员会成员,并谋求当上会长、副会长呢?

原来,中国妈妈们的想法是,只要妈妈在家长委员会里热心参与委员会的工作和学校活动,和老师的关系就会熟络起来,老师也就会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向自己的孩子,从而家长就有可能在老师那里最先得到学校的各种情报,以让自己比别的家长能优先做好对孩子考试、升级等准备,甚至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成为班级干部等,这将在孩子将来升学等综合考评上占得优势。正如《小舍得》里的那位田雨岚妈妈说的那样:“只有争到了家长委员会会长的职务,才有可能更多的接触到担任老师,了解了老师的脾气、嗜好,也才能对症下药,为自己的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她不惜通过在背后诋毁姐姐南俪(继父的女儿)和其女儿夏欢欢,也要极力运作其他家长动员她们的孩子在班级选举自己的儿子颜子悠当上班干部,亦是出于让孩子成为班干部,从而得到老师特别关照的目的。据说,在国内,持有相同观念的学生家长绝对不在少数,曾听说甚至有些孩子妈妈,当上了家长委员会会长后立马就辞去了工作,专心做起这份无薪酬还要付出辛劳的工作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在所不惜。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小舍得》剧照(图|豆瓣)

那么,为什么中国家长会为了在家长委员会上当个一官半职而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呢?除了上述原因外,其实还是有着更重要的理由存在的。因为国内与日本不同,日本现在是鉴于因少子化引起的生源不足问题,一些大学几乎招不到学生,只要不是太挑拣,大学毕业生就职也没有那么难。而中国则正相反,以去年为例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就达1071万人,著名高校竞争更是极其激烈,而同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874万人,就职竞争环境也相当残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孩子在将来的进学、就业中能占据优势,从小儿给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就成为了国内家长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而为此,给孩子们打小儿就营造出一个优秀的成长环境则成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就是中国家长们,不,确切的说,主要是中国孩子的妈妈们热衷于竞选家长委员会的真正动机和动力。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参加棒球活动的日本孩子(图|库索)

曾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位毕业于北京某所大学,后留学日本的女性回到北京后,在一家日系企业就职并结婚了,婚后育有一子已上小学,而且是成功进入了北京的一家重点小学。该女性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耀人业绩,但其丈夫却是一家经营不错的公司的老板,籍此,她通过运作得以成功当选为家长委员会会长,并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工作而毅然辞掉了在日企的工作。不过,在今年年初面临家长委员会改选时,该女性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因为受于疫情影响,选择带孩子回国就读的人增多,而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都是毕业于欧美著名大学的博士后等等,不仅学历耀眼,而且她们的英语还都非常好。此外,即使是国内的家长,因为该女性孩子就读的学校为重点学校,富豪的孩子也都想尽办法挤了进来,这就让该女性在竞争连任家长委员会会长时的优势没有了,这不仅使得她开始担心自己家长委员会会长的职位不保,更担心由此会让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考试等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前文说过,日本的PTA现在的联络方式主要是短信和LINE群,但这主要是用于联络,LINE群平时几乎就跟“死群”一样,日本人是没人没事儿就上群里发个早安、晚安,或者搞笑视频等的。中国家长委员会现在主要是使用微信群作为家长们的联系方式,但与日本的LINE群完全不同的是,中国的家长微信群可以说是一个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聊天群、情报交流群,是一直热闹非凡的,家长们不仅在群里堂堂的发表评论,甚至互相攀比、贬损,有时白热化起来还能直接开战……

家长微信群的高利用率,也导致了家长们必须时时的上线看一下有没有什么新的通知或者情报,如果隔个30分钟1个小时上一次,那就不知过去几百上千条信息了,根本看不过来。前面说到的那位辞职专职做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妈妈,据说辞职的原因之一就是如果继续工作,就不能时时刻刻关注家长微信群的信息,而只有时时刻刻处于参战状态,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感,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让日本人听到无疑就如天方夜谭般,怎么也不会理解居然有人会为了时刻关注家长联络群而选择放弃工作。其实,那完全是国情不同所致。在日本家长一般都会顺应孩子的意愿,选择让孩子自由成长,而中国家长却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虽然他们也知道那拥有龙凤之姿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可谁知自己家孩子会不会在家长的努力下鲤鱼跃龙门一举化龙、草鸡运转振翅变凤凰呢?这正如中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之说存在一样:所谓的“孟母三迁”就是指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将来飞黄腾达而选择三次搬家的故事。而中国妈妈们如此做,就是不惜自身如“孟母三迁”那样,为了孩子的将来成龙化凤做准备的。不了解这些,就永远不会明白中国妈妈们为子女所付出的努力之力量源泉。

如果《小舍得》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日本的小学生通学风景

笔者之所以写此文,是因为个人认为,《小舍得》这部剧好就好在它提出了“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以及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教育”这个同时烦恼着中日两国家长的问题。日本这几年也在讨论“宽松教育”的得与失问题,也存在着因一部分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而引发的异议,但无论怎样说,基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日本人特有的各种规矩、规范,在日本对孩子的教育一般家长还是有着基本共识的。而在中国,这个问题的矛盾之处却显得越来越突出,如剧中的南俪父母主张宽松教育,而田雨岚则是典型的望子成龙严厉派,而这也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共望,甚至就连主张宽松教育的南俪后来都在严酷的教育环境、现实环境面前彷徨了,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做错了,直至最后也选择了放弃宽松教育,让一直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夏欢欢几至精神崩溃……而在此之前,主张严格教育派的田雨岚儿子颜子悠已经因学习压力过大陷入了精神异常状态。而这些,目前都是中国家长们共同直面的问题,也是今天中国父母的痛处、彷徨之处……

正因上述这些社会焦点问题,《小舍得》一经推出,就引来了舆论铺天盖地的大讨论。或许,《小舍得》真的可以成为一面镜子,给所有家长提供一些思考:到底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以及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为佳。对于处于习惯性焦虑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不是真的只是应该给孩子念紧箍咒,是不是也应该给孩子的父母松松绑,通过孩子对自己·的“舍”与“得”的选取,告诉父母也要学会“舍得”。这,应该才是这部戏的真髓吧。但无论怎样说,想让日本人理解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做法,那绝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个人也相信,即使理解了,日本人也绝对不会学中国父母那样做,在教育方面的的“舍”与“得”,日本人早在吸收中国文化时,掘弃太监、裹脚、八股文上就告诉我们了,让他们像中国父母那样去学校门前乌泱泱的挤一堆接孩子;让她们为了竞争家长委员会成员不惜辞工;让她们为了孩子去刻意与学校负责老师套近乎、拉关系(事实上在日本通过和老师拉关系以谋求对自己孩子的特殊照顾根本就不存在)等等,那是门儿都没有,但鉴于国情不同,中国人不会吃日本人这一套,当然,与其相反,日本人也绝不会吃中国家长委员会那一套。不过,在中日儿童教育问题上,难道就没有可以互相借鉴之处吗?这是一个需要家长们深思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览扶桑(ID:sjcff2016),作者:万景路(旅日作者,著有《你不知道的日本》等),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维基百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一览扶桑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一览扶桑 特邀作者
37篇文章

作者简介

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中国的推广公众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