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读库·2020-08-06 13:42:40·文化
10万+阅读
摘要:佛像和佛教建筑背后的秘密。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UNsplash:@kev2480

作者:耿威(天津大学博士,佛教建筑专家)

我的专业是建筑历史和理论,我本人也是一个佛教学习者。我们知道,中国留下的古建筑大多是佛教建筑,有很多前辈学者对此做过研究。不少人研究佛教建筑的建筑,但很少有人研究佛教建筑的佛教。

 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者,我发现,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佛教,就无法深入地了解中国佛教建筑,也便无法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所以,研究佛教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是为了佛像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建筑因像而设。至于佛像,是为了表达佛法而存在的。

 我并不是佛教造像领域的专家,但是学术研究要求我具备佛教造像的知识。今天,我想分享一些通用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应用在造像中,也应用在建筑中,不光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有效,对日本的佛教建筑、佛教造像也是有效的。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佛教的时空观,也就是宇宙观,主要包括三方面:佛教的空间观、佛教的时间观和佛教的数量观。

 我们知道,任何哲学、宗教或者“主义”都建在对世界的认识上,艺术欣赏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对世界终极认识的局部表达。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欣赏佛教艺术时都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对佛教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 佛教的空间观

在谈佛教的时空观之前,先说说“世界”这个词。我们都知道它,但可能不了解它是从佛教中来的。“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这两个字叠加,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意思。中国以前有一个类似的词叫“宇宙”。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是上下四维,“宙”是古往今来。佛教就把宇宙称作世界,在《楞严经》里也说过这个概念。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北京大觉寺的佛像

这幅图是北京大觉寺的佛像,过去叫“横三世佛”。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刚才已经介绍过,“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因此只能叫三方佛——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东边的药师佛和西边的阿弥陀佛。它们代表中间、东边和西边这三个方位。由这三位佛,可以看看佛教是怎么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空间的。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四大部洲图 

佛教认为,一个世界主要由中间的须弥山和四周的四大部洲组成。看过《西游记》的人可能对四大部洲有印象,孙悟空的家乡就是东胜神洲,即东边的一个大部洲。按照佛教的说法,我们所有人生活的世界在南赡部洲。另外,北方有北俱芦洲,西面有西牛贺洲。这就是东、南、西、北方向的四大部洲。 

中间的须弥山还被七重海水环绕。七重金山,加上外面的铁围山,共有八重大山。再加上中间的四大部洲,以及下面托着这个世界的风轮、水轮等,共同构成的空间就是一个“世界”。 

在佛教的概念里,这样一千个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又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我们经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其中的“大千世界”就用到了佛教的观念。“大千世界”又被称作“三千大千世界”,这不是指三千个大千世界,而是指这个大千世界的层次包括三个“千”,即小千、中千、大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其实,我们并没有见过大千世界,只见过自己身处的这一个世界。这就是大千世界的概念。 

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意思是堪忍,指可以忍受。这个大千世界又叫“一佛世界”,就是说,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同一时期仅出现一个佛。 

那么,所谓西方极乐世界、极乐净土又在哪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这个世界西方、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的地方。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和西方极乐世界之间,隔着十万亿个佛世界,每个佛世界都是一个大千世界。同样,琉璃世界、琉璃净土就是上面三方佛图中药师佛所在的净土,位于十殑沙佛土之外的东方。“殑”是音译词,指恒河,就是恒河沙。有十条恒河的沙子那么多佛土之外的东方,便是琉璃净土。 

这幅“四大部洲图”就是这个世界的布置图,可以看到中间的须弥山。须弥山的山顶有一座天宫,它周围画的一些小圆圈就表示围绕着须弥山的七重金山与七重海水。外面有大咸水海,大咸水海里是四大部洲,如图所示,它们形状各不相同。四大部洲旁边有自己的中洲,每个洲有两个,中洲旁边还有小洲。 

世界的最外面是大铁围山。《红楼梦》里写到秦可卿去世以后,她的公公要给她找一块上好的棺材板,这棺材板是在哪儿找到的?就在大铁围山上,是一种叫作“樯木”的木头。《红楼梦》里有很深的佛教思想,大铁围山也是一个佛教的概念。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佛教的世界

刚才看了这个世界的平面图,再看一下它的立面图。图中这座两头大、中间细的是须弥山,七重金山与七重海水围绕着它。由于图片要表达的内容太多,香水海被简化了。外面有大咸水海,海中是四大部洲,最外面是铁围山。那么,下面有什么托着这个世界呢?先是地轮,然后是金轮、水轮、风轮,最下方是空虚,把这个世界支撑在虚空当中。 

如果顺着须弥山往上看,它的半中腰叫作“四天王天”,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大天王等处于这一层天。还可以看到四天王天两边有太阳和月亮,那么日光天子和月光天子(即日月)都在须弥山山腰的高度运行。须弥山比日月还高。 

须弥山的山顶有忉利天,忉利天上有天宫,居住着天界的天主帝释天。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呈水平分布,东、南、西、北每个方向上有八天,再加上中间的一天,总共三十三天。“天”这个概念在佛教里指天上的天人,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天空。“三十三天”形容生活在这一层的天人非常多,同时也可以指这一层的天空。 

忉利天之上叫夜摩天,这些一层层的天递进上升。夜摩天的天人寿命两千岁,看似没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先从四天王天来说,他们的寿命是五百岁,可他们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个月。我算了一下,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四大天王还没有换过届,所以寿命很长。夜摩天天人的寿命是两千岁,他们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一年。天层级越高,天人的寿命越长,一天对应的人间时长也相应增加。有句话叫“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可以看出天人的时间观念和我们现在的时间观念是不一样的。 

值得一提是,往上还有兜率天。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凡是到我们这个世界做佛的候补的佛(包括成佛之前的释迦牟尼)都会先到兜率天宫,然后才降临人间。

上文图中从四天王天开始,到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共有六天,叫欲界六天。欲界六天上面还有十八层天,叫色界十八天。再往上,叫无色界天。 

欲界指这个世界的天人还有欲望,还有饮食、男女,还会生气。他们身穿的天衣没有缝,但有重量。四天王天的天衣是几两重,已经很轻了。越往上,天衣就越轻。到了色界天,天人只有形象,已经超脱了欲望,也没有饮食男女这些事情了。至于无色界,更是连形象都没有了。 

这就是佛教空间观中对一层一层天的概念。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人内在的修行境界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投射。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华藏世界图 

这幅是整个华藏世界的立面图。图片中间有一朵大莲花,它所包含的就是华藏世界。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在哪里呢?莲花上方的第一层有一个恒河沙的佛世界。第二层有两个恒河沙的佛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在第十三层有十三个恒河沙的佛世界当中,图中写着佛名毗卢遮那。整个华藏世界有二十层佛世界,数目层层递增。今天北京北海公园楠木殿里挂着一块匾,上书“华藏恒春”——华藏世界永恒的春天。华藏世界就指这样一个更大的世界。那么,华藏世界是不是最大的呢?并不是,它的外面还有更多世界。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世界安立图 

这幅是世界安立图,华藏世界在这个世界的中间,周围还有很多类似的世界,佛教中都有对应的名称,它们的数目呈指数级递增。 

比起刚才已经介绍过的三方佛,最全的应该是五方佛,下面是几个和方位有关的佛造像的例子。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大同华严寺五方佛

五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中央。中央的佛一般是毗卢遮那如来,也叫大日如来。这幅图中是大同华严寺的五方佛。北京法源寺也有五方佛,在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四方佛面朝四个方向,最顶上是代表中央的毗卢遮那如来。下面的佛座叫“千叶莲台”,一般情况下只有毗卢遮那如来才能坐,其他佛是不可以的。因为毗卢遮那如来是整个华藏世界的佛,千叶莲台就代表着刚才我们介绍过的华藏世界。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法源寺毗卢殿的五方佛 

经常去雍和宫的朋友会看到雍和宫前有一尊铜雕须弥山,还可以看到七重金山、七重海水,以及山顶的忉利天宫。这就是佛教时空观在佛教造像和建筑上的体现。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雍和宫的须弥山 

下面这张图是西藏的桑耶寺,它基本可以视为一座坛城,乌策大殿象征着须弥山,两边有日殿和月殿,还有四大部洲殿。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桑耶寺平面图  
  • 佛教的时间观 

在佛教中,“小时”指小的时间。佛教认为最短的时间是“刹那”,意思是一念,一个念头就叫一刹那。“弹指一挥间”里的“弹指”也体现了佛教的时间观,类似的词还有“须臾”。六十刹那就是一个弹指,四百弹指等于一个须臾,三十须臾相当于一天一夜。 

“在劫难逃”里的“劫”是佛教中的“大时”,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就是一劫。所谓修仙渡劫,就指渡过这个世界毁坏的时候。 

佛教里讲的“一劫”指一个小劫,二十小劫算作一个中劫,八十个中劫就是一个大劫。我们所处的这个劫叫“贤劫”,其中有一千个佛。贤劫之前的一劫叫“庄严劫”,之后的一劫叫“星宿劫”。佛教中常说的一句话是“无始劫来”,认为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劫代表世界被毁灭,可能毁于风灾、火灾、水灾等。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佛教的劫 

这是佛教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劫佛出世安排的时间表。一个大劫分为“成、住、坏、空”,只有在住劫佛才会出世。住劫又分为二十个小劫。即便在住劫,也不是每一劫都有佛出世。图中显示,第九劫的时候有四佛出世,从第一个俱留孙佛一直到第四个释迦牟尼佛。我们很熟悉的弥勒佛要到第十劫才出世。 

这张时间表告诉我们,在贤劫中,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佛,弥勒佛是第五位佛。释加牟尼在经典里也给我们讲过上一劫庄严劫的最后三位佛。这最后三佛和本劫最初四佛(前三佛加释加牟尼)合称过去七佛。石窟里七佛较为常见,辽宁义县奉国寺也供奉着过去七佛。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义县奉国寺的过去七佛

佛教的时间观认为,灭度以后有正法一千年,还有像法一千年。正法一千年包括解脱坚固五百年和禅定坚固五百年。就是说,在前五百年还有人尚能坚定地得到解脱,后五百年还可以得到非常正宗的禅定。到了像法的时候,这些就不可能达到了。像法一千年包括多闻坚固五百年和塔寺坚固五百年,前者指能听到正确的佛法,后者指能够建设如法的寺庙。到末法一万年就不用说了。 

阅读这份时间表,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呢?学术界公认的释迦牟尼佛入灭时间是公元前543年,对照可见,塔寺坚固五百年是公元957年到1457年,相当于五代到明代。反观建筑,这段时间的塔寺是留存至今最多的。 

这里再补充一下三世佛的概念。最左边的是过去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右边是未来佛——弥勒佛。一般把过去佛称为迦叶佛或燃灯佛,代表过去成佛的诸佛。双手结定印表示过去佛已经入灭。

  • 佛教的数量观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新津观音寺的三身佛 

说起佛教的数量观,可以从三身佛开始。三身佛中间是大日如来,也叫毗卢遮那如来,他与其他佛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头戴宝冠。另外,从他结的毗卢印也可以识别。他右边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报身佛卢舍那佛。 

佛教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虽然有无穷无尽的佛,比如东方佛、西方佛、过去佛、现在佛,但所有都是同一佛。那么,这一个佛是谁呢?就是毗卢遮那如来,它是法身佛。“一切佛即是一佛”,这个概念最重要。从造像看,就是同一堂造像里所有佛的衣服、手印等可以不同,但相貌应该一模一样。如果说在同一堂的佛像里容貌各个不同,这就不是如法,违背了最初佛教造像的表法含义。  

  • 日本的圆空佛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日本飞鸟时期的造像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邺城博物馆的造像

关于日本佛像,可以先看上面两幅图。第一幅中是日本飞鸟时期的佛造像,飞鸟时期相当于中国唐代。它明显受到我国南北朝时期造像的影响。第二幅图中的这尊佛像摄于河北邯郸的邺城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收藏的佛像大约是北齐、北周的。对比这两尊佛像,可以发现衣裙的皱褶部分非常接近。邺城博物馆这样的佛像在中国相当常见。 

南北朝有一段时间,造像时对佛像的裙摆、衣褶等表现细腻,被称为“悬裳坐”。两相对比,可以看出日本飞鸟时代佛教造像受到了我国南北朝晚期的影响,这样的风格最早是通过朝鲜半岛传过去的。 

如果熟悉日本的历史剧,就知道在历史上日本对于朝鲜传来的东西非常敬仰,觉得特别好。为什么呢?因为受到中国的影响,朝鲜的物质文化水平比较高。但从唐代开始,尤其到宋、明时期,日本和中国交流增加,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日本佛造像 

通过这幅图中的日本佛像,可以看到很多唐代佛像,甚至一些朝鲜佛像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日本特别善于保存过去的文物和工艺,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留存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那么,他们有没有发展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东西呢?当然有,其中一例就是圆空佛。“圆空佛”这个名字来自僧人圆空,他生活在十七世纪。他雕刻了一批特点鲜明的佛像,外观与前面那些深受中国影响的佛像有很大差别,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佛像还没有雕刻完成。我们先欣赏圆空佛,再来讲一讲它为什么会雕刻成这样。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 

圆空一生据说雕刻了约十二万尊佛像,保存至今的有五千尊左右。一个人一生很难雕出这么多佛像,可见他雕刻佛像的速度非常快,甚至一天就得雕几尊,圆空佛刀法粗粝的风格和当初对数量的追求有关。然而,圆空雕刻艺术所达到的境界并没有因为数量极大而降低。木材反而因此散发出独特的材质美。 

日本为什么会产生圆空佛?需要先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提起日本茶道,有一个著名人物叫千利休,也叫千宗易。他生活的时代比僧人圆空早半个世纪,相当于明朝晚期。现在日本茶道中的“三千家”,并不是说数量有三千家那么多,而是有三个“千家”,即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之所以叫“千家”,就是千利休传下来的。 

千利休提出了侘寂之美,简言之,就是外表看起来粗糙,但内在很完美。“侘寂”是日本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源自佛法中对无常观念的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为什么会与佛法相关?因为千利休就是僧人。 

千利休生活在日本的战国时代即将结束时,他先后效命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日本电影《寻找千利休》讲的就是他的故事。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时织田信长购买各种宝贝,比较谁带来的宝贝更好。轮到千利休时,他拿出一个浅浅的漆盘,在漆盘里倒上水。众人欣赏不了,纷纷嘲笑他。织田信长发现盘中的水映照着天上的月亮,理解了千利休的用意,就把黄金赏赐给他。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寻找千利休》的剧照 

这就是电影的剧照。漆盘里有海浪、飞鸟,唯独缺少一轮明月。盛上水后,正好映出空中的月亮。由此可见,在千利休心目中,事物本身是最美的。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室

之后,丰臣秀吉统治日本。他建了一间黄金茶室,里面所有器皿都是黄金做的。正是他导致了千利休的死亡。关于千利休之死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丰臣秀吉想得到他最好的茶碗,但千利休就是不给,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寻找千利休》的剧照 

丰臣秀吉与千利休的冲突在于美学观念的分歧。千利休最喜欢的茶碗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这幅剧照可以看到。它与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具形成鲜明对比。至今我们都受到千利休的影响,更喜欢经过柴烧、自然形成光泽的茶具。他创造的这个流派叫“乐烧”,烧制的茶具釉色自然,风格质朴,带着手工气息,持握时特别贴合手掌,符合千利休的茶人审美。 

虽然千利休被丰臣秀吉赐死,但最后的胜利依然属于他,因为大家还是赞同他所倡导的日本茶道美学,比如和、敬、清、寂。

再来看圆空对佛像的表现。虽然刻在木材上的刀痕寥寥几下,但他对木材材质的表现非常到位。千利休曾特意在自己的茶室里留下一棵自然形态的树作为柱子,而没有对其加工。圆空佛与之类似,雕刻时借木材的势,不追求中规中矩的造型。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三尊像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侧面

这尊圆空佛从正面看形象完整,从侧面看佛的后半身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块木料可以完整地雕出佛像的正面,但木料的后半截有所残缺,无法雕出背面,遂维持原状。这是圆空特别坦诚、特别诚实的一面,体现出他对材料的忠实。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青面金刚

再看这尊青面金刚,衣服的处理非常有特色,衣纹极为简单,两边用锯齿形表现衣袂飘飘的感觉。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日本飞鸟时代观音造像 

这样的衣服雕刻风格有没有源头呢?请看这尊日本飞鸟时代的佛像,衣裳周围飘出好多“锯齿”,表现出飘飞的动感。圆空在造像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但简约很多。到了后来,他的佛像甚至可能类似一根柱子或者一条桌腿,发生了极大的变形和简化。 

在圆空所处时代的后五十年,日本文学理论家本居宣长提出了“物哀”的概念,这也是对日本美学特点的重要总结。“物哀”指由外在的简单事物引起内心的丰富感受。 

圆空佛恰恰是侘寂之美和物哀之情的典型表达,但直到“二战”以后才在日本国内引起重视。它不像传统佛像那么精致,一开始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之后著名民艺倡导者柳宗悦发现了圆空佛的特殊之处,引发热潮。通过调查,目前还有五千尊左右大小不一的圆空佛留存。虽说比起“十二万”,“五千”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但实际上对于个人而言,“五千”已经相当庞大。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十一面观音

- 本文书单 -

如何看懂一尊佛像?

《圆空佛》

[日] 中村真

日本雕塑杰作

江户时代的雕刻大师

行脚僧人圆空雕刻

传世木雕佛像

尽显原始美感与朴素信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读库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读库 特邀作者
7篇文章

作者简介

我们把书做好,等您来发现。

热门文章